读音:fán ròu
繁体字:燔肉 意思: 1.烤肉使熟。 ▶宋·苏轼《司竹监烧苇园会猎园下》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 2.祭肉。燔,通“膰”。 ▶《孟子•告子下》:“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明·刘基《春秋明经•公围城公至自围城筑蛇渊囿》:“女乐至庭,而圣人以燔肉去。” 解释:1.烤肉使熟。
2.祭肉。燔,通"膰"。 详细释义:宗庙祭祀所用的熟肉。孟子?告子下:『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r
【拼音】fánròu
【燔肉开头的诗词】
《杂兴》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 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 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 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 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 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包含燔肉的诗词】
《杂兴》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 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 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 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 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 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