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án lù
繁体字:繁露 意思: 1.亦作“繁路”。古代帝王贵族冕旒上所悬的玉串。 ▶《逸周书•王会》:“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皮衣朱貉,繁路环珮。” ▶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南朝·梁元帝《玄览赋》:“节会咸池之琯,冕无繁露之旒。” 2.落葵 详细释义:1.唐?司空曙?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诗:『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2.冕旒前后下垂的玉饰。逸周书?卷七?王会解:『天子南面立,?无繁露朝服。』
造句:参阅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程氏?演繁露》诞马犹徒马。又《春秋?繁露》民者,瞑也。
首字母缩写:fl
【拼音】fánlù
【繁露开头的诗词】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包含繁露的诗词】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