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àng dēng
繁体字:放燈 意思:(放灯,放灯)
1.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钱氏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钱氏而添之。”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宋初钱俶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
造句:放灯,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风俗。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上元⑥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
首字母缩写:fd
【拼音】fàngdēng
【放灯开头的诗词】
《上元即事四首》
放灯时节快晴天,红杏梢头璧月圆。 物色似嫌人意懒,故撩吟思着风烟。
【包含放灯的诗词】
《元夕东池上作》
未老只伤离,春霜着鬓丝。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 头重生憎酒,心问熟品诗。 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