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èng huì
繁体字:奉諱 意思:(奉讳,奉讳)
1.谓居丧。 ▶《礼记•曲礼上》:“卒哭乃讳。” ▶陈澔集说:“凡卒哭之前,犹用事生之礼,故卒哭乃讳其名。”盖父母没,孝子不忍言亲之名,故讳之。后人因称居丧为“奉讳”。 ▶清·钱谦益《刻古史谈菀目录后序》:“谦益奉讳以还,每发故箧,泪淫淫不忍视。”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鲲溟姪》:“余读《礼》家居,姪亦奉讳南还。 解释:1.谓居丧。《礼记.曲礼上》"卒哭乃讳。"陈澔集说"凡卒哭之前﹐犹用事生之礼﹐故卒哭乃讳其名。"盖父母没﹐孝子不忍言亲之名﹐故讳之◇人因称居丧为"奉讳"。
2.旧称帝王死后举丧。 详细释义:居父母丧。如:『他居家奉讳。』
造句: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望宅奉讳,气绝良久。”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帝奉讳,大临三日,百官缟素,答表
首字母缩写:fh
【拼音】fènghuì
【包含奉讳的诗词】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 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 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纲恩。 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