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伏兔

读音:fú tù

繁体字:伏兔

意思: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李善注引苏林曰:“言胡上射飞鸟,下尽地之伏兔。”
  ▶《汉书•邹阳传》作“伏菟”。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2.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

造句:伏兔穴Fútù(ST32)属足阳明胃经。”“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伏兔春萌”还是避暑的好去处。(b)局部取穴:髀关、伏兔

首字母缩写:ft

【拼音】

【包含伏兔的诗词】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
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
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従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
黄河东注竭昆仑,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上一篇
伏灵
下一篇
伏流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