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伏日

读音:fú rì

繁体字:伏日

英语:dog days

意思: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
  ▶颜师古注:“三伏之日也。”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
  ▶宋·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近义词: 三伏、伏天

解释: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29°c,最高气温可达38~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

详细释义:三伏之日。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称为『伏日』,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或作『伏天』、『三伏天』。

造句:在大暑、三伏日或暑热时服用。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

首字母缩写:fr

【拼音】

【伏日开头的诗词】
《和中道伏日次韵》
伏日每苦热,古来亡事侵。
尝闻东方朔,割肉趋庭阴。
百职当早罢,将畏赫日临。
我无归遗人,怀念空沾襟。
【包含伏日的诗词】
《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
上一篇
伏枕
下一篇
伏牺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