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伏甲

读音:fú jiǎ

繁体字:伏甲

意思: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左传•昭公十一年》:“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执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谋伏甲梁氏之宫,须其入以杀之。”
  ▶金·萧贡《悲长平》诗:“秦兵伏甲武安西,赵将非材战士携。”

解释:1.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详细释义:暗中埋伏的兵甲。三国演义?第三回:『宫门尽毕,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j

【拼音】jiǎ

【包含伏甲的诗词】
《太行》
旬帝胚浑散,愚公辙迹开。
横行四极外,蟠据九河隈。
茀郁天阍近,峥嵘地轴回。
阳崖明草树,阴壑转风雷。
波沓群峰涌,云奔峭壁来。
猿岩垂磊落,龙窟六喧豗。
喷雨惊湍洒,跳星巨石颓。
平涂忧屐拆,跬步戒轮摧。
覆顶千春雪,缘潭万古苔。
谷盘容国士,髓裂饵仙才。
晋市飞樵札,燕郊落烧煤。
棋图分冀野,蚁壤认丛台。
在昔王涂塞,尝闻霸略恢。
严关阴伏甲,间道夜衔枚。
挟诈挥金斗,贪功袭墨縗。
战场空爝火,京观悉蒿莱。

上一篇
伏局
下一篇
伏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