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伏窜

读音:fú cuàn

繁体字:伏竄

意思:(伏窜,伏窜)
藏匿逃窜。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
  ▶汉·贾谊《吊屈原文》:“呜唿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明·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子衡伏窜于海滨,有忧国伤人之思。”

解释:1.藏匿逃窜。

详细释义:逃窜藏匿。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敢布其死。』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c

【拼音】cuàn

【包含伏窜的诗词】
《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
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
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
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
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上一篇
伏词
下一篇
伏听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