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āo zuò
繁体字:高坐 意思: 1.亦作“高座”。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王濛恒寻遁,遇祗洹寺中讲,正在高坐上,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制二高座,赐新安国寺。一为讲座,一为唱经座,各高二丈。” ▶清· 详细释义:1.坐于坐具上,别于古时席地而坐。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一?高坐缘起:『古人席地而坐。……应劭?风俗通:「赵武灵王好胡服,作胡床。」此为后世高坐之始。然汉时犹皆席地,……至东汉末始?勰疚坐具,其名仍谓之床,又谓之榻。』 2.一种宋代婚礼的仪式。见『上高坐』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具公裳,花胜簇面,于中堂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gz
【拼音】gāozuò
【包含高坐的诗词】
《即事》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