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ào shēn
繁体字:告身 意思:古代授官的文凭。 ▶《北齐书•傅伏传》:“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 ▶唐·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 ▶《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余道,令其便宜补授。”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诰敕,即今文凭类也。” ▶清 解释:1.古代授官的文凭。 详细释义:唐代朝廷任命官员的符。即现代的委任状或文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而今空名大将军告身,只换得一醉。刺史也不难的,只要通得关节。』亦作『告札』、『官告』。
造句:幕府上功司马,赐章服五品告身。星猫决定从原告身上找线索。凡置媵,上其数,补以告身。关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àoshēn
【包含告身的诗词】
《妻初授邑号告身》
弘农旧县授新封,钿轴金泥诰一通。 我转官阶常自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花笺印了排窠湿,锦卷装来耀手红。 倚得身名便慵坠,日高犹睡绿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