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ào shì
繁体字:誥誓 意思:(诰誓,诰誓)
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 ▶范甯注:“诰誓,《尚书》六誓七诰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诰誓而信自着。”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 ▶范文澜注:“《尚书》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 解释: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2.借指《尚书》。
造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将战,有司读诰誓,三令五申之。书是史官所记的诰誓等档案。凡朝廷诰誓、钟鼎铭文多属质言体。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àos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