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ōng zuì
繁体字:公罪 英语:crimen publicum 意思: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 ▶《宋史•真宗纪三》:“﹝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庚戌,诏贡举人公罪听赎。” ▶《明律•名例•犯罪得累减》:“凡一人犯罪,应减者,若为从减,自首减,故失减,公罪递减之类,并得累减。” ▶《清会典•刑部•刑部尚书》“凡民罹于辟者,罪有公私”原注:“内外文武官员,犯公罪,应笞一十者,罚俸一月。” 解释:1.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罪。 详细释义:法律上指公务上所获得的罪。
造句: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前辈尝言:“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谭诗“公罪
首字母缩写:gz
【拼音】gōngzuì
【包含公罪的诗词】
《寄岑迪》
久辜才术向吾朝,公罪应该洗雪条。 佐邑旧曾居府寺,转官新合入京僚。 门庭冷落闲中住,僮仆生疏贱价招。 别后交游定相忆,酒灯棋雨几清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