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ǔ shī
繁体字:瞽師 意思:(瞽师,瞽师) 盲乐师。 ▶《吕氏春秋•孟冬》:“譬之若瞽师之避柱也,避柱而疾触杙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 ▶明·杨基《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诗:“币玉趋宗伯,笙镛奏瞽师。” ▶章炳麟《辨诗》:“韩愈、孟郊,盖《急就章》之别辞;元稹、白居易,则日者、 解释:1.盲乐师。 详细释义:乐师。古代常以盲人担任乐师,所以称为『瞽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ǔshī
【包含瞽师的诗词】
《三和》
暂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