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uān tiē
繁体字:官帖 意思:I 见“官法帖”。 II
1.清代户部发给商人的营业许可证。见《六部成语•户部•官帖》。 2.即钱帖。 ▶清末东北三省官银钱号局所发行的钱钞的统称。官帖面额有一吊至一百吊多种。后因发行过滥,兑价日跌,几成废纸。 详细释义:1.官刻的字帖。 2.清朝户部发给商行的营业许可证。后亦引申为钞票。如:『你别怀疑这古董的来处,它可是花了大把官帖买来的。』
造句:官帖面额有一吊至一百吊多种。迫使中国的银行、官帖不能正常使用。清达桂将军批文及永衡官帖始衰之因浅述历代官帖未经收入
首字母缩写:gt
【拼音】guāntiē
【包含官帖的诗词】
《踏莎行·梅观初花》
梅观初花,蕙庭残叶。 当时惯听山阴雪。 东风吹梦到清都,今年雪花此年前别。
重酿宫醪,双钩官帖。 伴翁一笑成三绝。 夜深何用对青藜,窗前一片蓬莱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