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guān cháng
繁体字:冠裳 意思: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刘子澄﹞守衡阳日,以冠裳莅事,宪使赵民则尝紫衫来见。 ▶子澄不脱冠裳肃之,民则请免冠裳。 ▶子澄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民则皇恐,退具冠裳以见。” 2.指穿着官服。 ▶《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 3.指
造句: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时逄大难,得全发冠裳而死。”“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民则皇恐,退具冠裳以见。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uāncháng
【冠裳开头的诗词】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包含冠裳的诗词】
《吊刘烈士炳生》
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最难义侠求沧海,如此河山对夕阳! 流血千秋侪武穆,复仇九世重齐襄。 锄非两字分明记,耿耿精灵倘未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