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uān zān
繁体字:冠簪 意思: 1.使冠固定于髮髻上的簪子。 ▶明·沈德符《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宝货不可胜计,沈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绀碧色,出以示余。” ▶明·李东阳《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 2.比喻仕宦。 ▶明·李东阳《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造句:簪,冠簪;绂:丝制的缨带。冠簪五岳金光彩,笏执山河玉色琼。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释义】冠簪和章服。加
首字母缩写:gz
【拼音】guānzān
【包含冠簪的诗词】
《宫词(八首)》
君王亲著紫霞裳,白玉冠簪八宝光。 夜半碧坛星月冷,九天仙乐下鸾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