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án zhēn
繁体字:寒砧 意思:亦作“寒碪”。 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李贺《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南唐·李煜《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水浒传》第二一回:“谯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 详细释义: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时赶制冬衣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以描述秋景萧瑟、凄凉中的思念之情。唐?沈?缙讪B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南唐?李煜?捣炼子?深院静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造句:“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它还是栽培梨的极佳的抗寒砧木。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寒砧动星汉,夜柝警楼台
首字母缩写:hz
【拼音】hánzhēn
【包含寒砧的诗词】
《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