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íng cí
繁体字:行祠 意思: 1.临时的祠堂。 ▶宋·苏轼《昭灵侯庙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与吏民祷焉。” 2.即旅榇。指未入祖茔临时寄放在外的灵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摺:“相国行祠,寄居萧寺。因丧事、幼女孤儿,将欲从军死。” 解释:1.临时的祠堂。
2.即旅榇。指未入祖茔临时寄放在外的灵柩。 详细释义:棺柩暂放的地方。宋?苏轼?昭灵侯庙碑:『元佑六年,秋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相国行祠,寄居萧寺。』
造句:(今浙江杭州市)亦有其行祠。据民国县志载,原名武安行祠。五通行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又于“京都建立行祠,以安神栖”。
首字母缩写:xc
【拼音】xíngcí
【行祠开头的诗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过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包含行祠的诗词】
《葛仙行祠》
身为俗吏趋行部,手艺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飞庆荐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