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áo hū
繁体字:毫忽 意思: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宋·苏轼《上皇帝书》:“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 ▶《水浒传》第一•三回:“及至过了十日,将簿呈递禀支价银,那里有毫忽儿发出来。” ▶清·赵翼《行围即景•跳驼》诗:“翩然蓦过驼背来,不着驼毛一毫忽。” ▶瞿秋白《<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
造句:此则当前未可丝毫忽略之问题。,毫忽莫掩,又谓之独知”。(比喻极细微);毫忽(一点点儿。毫忽之差,不应律吕。
首字母缩写:hh
【拼音】háohū
【包含毫忽的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