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火耗

读音:huǒ hào

繁体字:火耗

英语:fire consumption

意思:
 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它日,又鍊每五十两为一锭,三两作火耗。”
  ▶《文献通考•钱币二》:“尚书省言,崇宁监铸御书当十钱,每贯重一十四斤七两,用铜九斤七两二钱,铅四斤一十二两六钱,锡一斤九两二钱,除火耗一斤五两,每钱重三钱。”
 
 2.元代于产金地徵税时,往往多于应徵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
  ▶明

解释: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

详细释义:1.碎银经火?铸成银锭或元宝过程中,所生的损耗。亦指州县政府为弥补铸币损耗而征收的附加税。见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
2.额外的需索。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倒还有几两多余,被兵马司勒了加二的火耗。』

造句:他上任后,革除火耗等供给。银子熔解后有损耗,即名为火耗。迭疏清?加派、火耗诸弊。这种收入就叫“耗羡”或“火耗”。

首字母缩写:hh

【拼音】huǒhào

上一篇
火捺
下一篇
火势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