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ī zhāng
繁体字:箕張 意思:(箕张,箕张) 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之形。 ▶《魏书•尒朱荣传》:“葛荣自邺以北列阵数十里,箕张而进。” ▶《明史•孙传庭传》:“河南贼马进忠、马光玉驱宛·洛之众,箕张而西。” ▶郭沫若《蜩螗集•题王晖棺刻画》:“虎视眈眈欲逐逐,奇哉龙身而环腹,四足箕张双翼舒,断尾如鞭意可续。”
造句:前曹镇簸箕张庄:传说战国时建村。”双手箕张,和身扑去。牛奋其角,箕张其口。鹅鹳鱼丽,箕张翼舒。”两手
首字母缩写:jz
【拼音】jīzhāng
【包含箕张的诗词】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幕府山头对碧天,英英群彦满樽前。 共扶元气回阳九,各放光明照大干。 短李迂辛杂嘲谑,箕张牛奋总安便。 独怜何逊今漂泊,望断寒云暮霭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