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箕坐 意思:犹箕踞。两腿张开坐着,形如簸箕。 详细释义:两足舒展如箕的坐姿。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后亦用于指傲慢不敬的态度。汉?王充?论衡?率性:『背畔王制,椎髻箕坐。』三国?魏?应璩?与崔元书:『昔戴叔鸶箕坐见边文礼,此皆衰世之慢行也。』亦作『箕倨』、『箕踞』。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jz 【包含箕坐的诗词】
《送李公恕赴阙》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俱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遭为马曹。 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 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