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ì zhuāng
繁体字:寄莊 意思:(寄庄,寄庄) 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 ▶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陈子壮辑《昭代经济言》卷三载明·唐龙《均田役疏》:“江西有等巨室,平时置买田产,遇造册时……有暗袭京官方面进士、举人脚色捏作寄庄者。在册不过纸上之捏,在户尤皆空中之影。” ▶《清文献通考•田赋
造句:至争斗、赋役诸事,以至寄庄人户纳粮当差,皆约长主之。其中的寄庄、寄住户是地主,客户大多是拥有少量田产的小农。县多寄庄,另立顺德、新会等都,推才干一人为领袖,赋役尽完。
首字母缩写:jz
【拼音】jìzhuāng
【包含寄庄的诗词】
《寄庄定山》
六峰东面一江横,此老逃名竟得名。 山屋到秋惊雨破,野舟终日任潮生。 消愁物已杯中办,得意诗还枕上成。 三十年前携手地,寺门斜月晚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