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ǎ zǐ
繁体字:假子 英语:adopted son 意思: 1.夫的前妻之子或妻的前夫之子。 ▶《汉书•王尊传》:“美阳女子告假子不孝。” ▶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前妻之子也。”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晏,何进孙也”裴松之注引晋·鱼豢《魏略》:“太祖为司空时,纳晏母,并收养晏……文帝特憎之,每不唿其姓字,尝谓之为假子。” 2.养子;义子。 ▶《旧唐书•辅公祏传》:“初 详细释义:1.养子、义子。旧唐书?卷五十六?辅公?传:『初,伏威养壮士三十余人为假子,分领兵马。』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 2.前夫或前妻的儿子。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美阳女子告假子不孝,曰:「儿常以我为妻,妒笞我。」』
造句:民间称之“假子真孙留传一脉”。乱纹侵者,主假子及招义女。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假子囊壳成熟后,拟侧丝即破裂
首字母缩写:jz
【拼音】jiǎzǐ
【包含假子的诗词】
《过故将第》
甲第如云紫陌东,当年得意负边功。 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深计谩夸三窟固,游魂难返九原空。 门前车马今谁到,零落槐花向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