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ǎ jì
繁体字:假髻 意思:亦作“假紒”。亦作“假结”。 假髮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以后称假髻。髻、紒、结,古字通。 ▶《东观汉纪•东平宪王苍传》:“惟王孝友之德,今以光烈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 ▶《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 ▶《隋书•礼仪志六》:“皇后谒庙……首饰则假髻、步摇,俗谓之珠松是也。” ▶明·张弼《假 解释:1.亦作"假紒"。亦作"假结"。
2.假发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以后称假髻。髻﹑紒﹑结,古字通。
造句:当时的假髻用的是犯人的头发。【周礼注】若今假?,?假髻。按其制法,可能都属于假髻。又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首字母缩写:jj
【拼音】jiǎjì
【包含假髻的诗词】
《假髻曲奉许天爵》
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 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