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iǎ kǒu
繁体字:假口
意思: 1.藉口,托辞。 ▶胡鄂公《北方实录》:“但未几,则从数骑假口踏看滦郊险阻遁去。” 2.假托;假冒。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此疑系刘裕篡位时劝进者所陈符瑞多条之一,然其假口于僧徒,亦可觇朝廷之颇重佛法也。”
解释:1.借口,托辞。 2.假托;假冒。
造句:大卫不得已用假口诀把他支走。被捕后,向敌人提供虚假口供。博从报告中怀疑有人作假口供。用假口诀试探出香菱果真是日本特
首字母缩写:jk
【拼音】jiǎk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