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卞薇阁索题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灯图》 尚书恢前谟,诸孙并英妙。

尚书恢前谟,诸孙并英妙。

意思:尚书恢前漠,孙子们都英俊奇妙。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卞薇阁索题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灯图》

全文创作背景

《卞薇阁索题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灯图》这首诗是陈三立应朋友卞薇阁的请求,为他先祖卞光河的中丞夜灯图题诗。创作背景应该是卞薇阁向陈三立展示了这幅图,并请求他为之题诗。陈三立根据图中的景象和卞光河的历史,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卞光河功绩的赞扬和敬仰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创作年代和相关历史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名贤奋虀盐,约略出母教。
功烈满青史,一灯食其报。
卓荦光河公,逸事寒榴照。
执卷机织旁,枢牖影廊庙。
孤鹤培毛翮,腾作九天啸。
清文丽玉堂,高勋耸云峤。
辉光浴中外,筹策播入告。
岁月恋恩勤,梦暖萤点耀。
写为宵课图,依依儿时貌。
尚书恢前谟,诸孙并英妙。
传家历三世,箧衍珍圭瑁。
褰裳翔汉滨,毁室掠群盗。
辗转烽火间,阊阖何由叫。
久之归完璧,摩抚杂涕笑。
天意非偶然,留痕奖忠孝。
夙分通孔李,世乱余皂帽。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尚书

    读音:shàng shū

    繁体字:尚書

    英语: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意思:(尚书,尚书)
    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为少

  • 英妙

    引用解释

    1.年少而才华出众的人;少年英俊。 晋 潘岳 《西征赋》:“ 终童 山 东之英妙, 贾生 洛阳 之才子。” 隋 薛道衡 《豫章行》:“ 江 南地远接 闽 甌 , 山 东英妙屡经游。” 宋 苏舜钦 《朝奉大夫王公行状》:“ 子野 英妙,不衒文干进,当世佳士也。”

    2.美好的少壮时期。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