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ān
● 嫨
hān ㄏㄢˉ
1. 老妪貌。
2. 怒。
其它字义
● 嫨
nǎn ㄋㄢˇ
◎ 古同“戁”,敬。
拼音:lǎn
- 名词 一种捕鱼的网状器具。《玉篇.网部》:「罱,夹鱼具。」《集韵.上声.感韵》:「罱,取鱼具。」
- 动词 捞取。 【组词】:「农夫罱河泥来肥田。」
拼音:nán
- 名词 蝗的幼虫。形体似成虫而略小,头大,有翅芽,经五、六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常成群吃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拼音:nǎn
- 形容词 害羞惭愧而脸红。 【组词】:「赧颜」、「羞赧」。《孟子.滕文公下》:「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唐.沈既济《任氏传》:「郑子赧而隐。」
拼音:nǎn
● 萳
nǎn ㄋㄢˇ
◎ 草长而柔弱的样子。
拼音:nǎn
- 名词 牛肚子上或肋骨附近柔软的嫩肉。 【组词】:「牛腩」。
- 名词 以调味品浸渍的肉。《齐民要术.卷九.炙法》:「腩炙:羊、牛、獐、鹿肉皆得,方 寸脔切,葱白研令碎,和盐豉汁,仅令相淹,少时便炙。」
拼音:nǎn
● 煵
nǎn ㄋㄢˇ
◎ 方言,微炒:~青椒。
拼音:nǎn
- 形容词 敬畏、恐惧。《诗经.商颂.长发》:「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