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èng
- 动词 丧葬时,下棺于土。《说文解字.土部》:「堋,丧葬下土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堋,弗毁则日中而堋。」
,- 名词 用来挂箭靶的短墙。北周.庾信〈北园射堂新成诗〉:「转剪初调筈,横弓先望堋。」《新唐书.卷五零.兵志》:「诸军皆近营为堋,士有便习者,教试之,及第者有赏。」
- 名词 堤坝,用来堵水灌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江水又噱鞶安县,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雍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元.虞集〈会试策问〉:「故郑渠凿而秦人富,蜀堋成而陆海兴。」
拼音:pēng
- 状词 形容重物落地或撞击的巨大声响。 【组词】:「他生气的砰的一声关上门。」
- 状词 形容枪枝发射的声音。 【组词】:「砰的一声,他被射中了。」
拼音:pīng
- 名词 轻财重义的侠士。同「俜」。《说文解字.?部》:「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清.段玉裁.注:「今人谓轻生曰甹命,即此甹字。」
拼音:pīng
- 名词 参见「乒乓」条。
- 状词 形容东西碰撞的声音。 【组词】:「乒乒乓乓」。
拼音:pīng
- 名词 侠客。同「甹」。《说文解字.人部》:「俜,侠也。」
- 形容词 参见「伶俜」条。
拼音:pīng
● 涄
pīng ㄆㄧㄥˉ
◎ 水貌。
拼音:pīng
● 砯
pīng ㄆㄧㄥˉ
◎ 水击岩石的声音。
详细解释
拼音:pīng
● 聠
pīng ㄆㄧㄥˉ
◎ 耳闭。
拼音:pīng
- 形容词 生气变脸色的样子。《文选.宋玉.神女赋》:「頩薄怒以自恃兮,曾不可乎犯干。」唐.李善.注:「方言曰:『頩,怒色青貌。』」宋.苏轼〈红梅〉诗三首之三:「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 形容词 美好的样子。《楚辞.屈原.远游》:「玉色頩以晚颜兮,精醇粹而始壮。」宋.赵令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词:「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
拼音:pīng
- 名词 青白色。《说文解字.色部》:「艵,缥色也。」清.段玉裁.注:「缥者,帛青白色也。」
- 形容词 美好的样子。通「頩」。《说文解字.色部》「艵」字.清.段玉裁.注:「《玉篇》引《楚辞》:『玉色艵以晚颜。』今〈远游〉作『頩』,『頩』与『艵』同也。……〈远游〉:『玉色艵以晚颜。』谓光泽鲜好。」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拼音:píng
● 竮
píng ㄆㄧㄥˊ
◎ 〔竛~〕见“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