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用来形容翻书声音的词语词语:唰唰、哗哗、哧哧、咝咝、刷刷、哧啦啦、呲呲、嘶嘶、撕拉、沙沙。 1、词语:唰唰 拼音:shuā shuā 释义:象声词。形容迅疾擦过的声音。 造句:教室里只听见唰唰的翻书声。 2、词语:哗哗 拼音:huá huá 释义:喧扰﹐乱哄哄。 造句:哗哗的翻书声十分吵闹。 3、词语:哧哧 拼音:chī chī 释义:象声词,意思是发出咝咝的声音。 造句:哧的一声撕下一张纸来。 4、词语:咝咝 拼音:sī sī 释义:相似的延长的咝声。 造句:咝咝的撕纸声十分刺耳。 5、词语:刷刷 拼音:shuā shuā 释义:象声词。 造句:大沟下面的水真流得好!刷刷--听,小石头响得多么自然。 6、词语:哧啦啦 拼音:chī lā lā 释义:象声词,意思是发出咝咝的声音。 造句:哧啦啦一声撕下一张纸来。 7、词语:呲呲 拼音:cī cī 释义:象声词。 造句:呲呲的撕纸声十分刺耳。 8、词语:嘶嘶 拼音:sī sī 释义:象声词。 造句: 凤姑 把 烟袋拿了来,他就嘶嘶的吸着烟。 9、词语:撕拉 拼音:sī lā 释义:象声词。 造句:撕拉一声,他把书撕开了, 10、词语:沙沙 拼音:shā shā 释义:象声词。 造句: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翻书声。 2.描写微风吹翻书的句子有哪些1、风翻书叶常交案,雨压炉烟不过帘。——《郊寺》宋·木待问 2、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未尽书。——《绿筠轩旧在于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小池植莲为赋两绝》宋·张镃 3、云隐寻山屐,风翻插架书。——《寄题径川刘子先逸轩》宋·李弥逊 4、无端又被春风妒,页页吹开更揭翻。——《轿中风翻书卷》宋·杨万里 5、云变白衣眼底事,风翻贝叶案头书。——《妙高堂》清·胤禛 6、梦回庭院人声寂,卧看风翻案上书。——《闲吟》清·金墀 7、对秋空。怨风翻坠叶,书杳征鸿。——《醉思仙》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8、明月窥窗来作伴,清风翻书亦知书。——《偶吟》近现代·周云阁 9、读竹如读书,风翻叶叶速。——《与亦同杜海羽闲诸君访个园》近现代·俞律 10、两眼白曚凭俗诟,百城书破任风翻。——《无题五首》当代·崔荣江 3.翻书发出的声怎么形容刷刷 哗哗 哧哧,翻书的时候撕破了的声音。 沙沙。。。。。 1、哗啦哗啦 【词语】: 哗啦 【拼音】: huālā 【解释】: 象声词 【示例】: 远处传来一片“哗啦哗啦”的翻书声。 2、唰唰 【词语】: 唰唰 【解释】: 1.象声词。形容迅疾擦过的声音。 【示例】:他迅速地翻着书,一阵“ 唰唰”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4.描述翻书杖作用的诗句、成语、典故翻书杖 顾名思义,即前人用来翻阅书籍的文房雅器,为了防止手上的油脂污损大开本古籍经卷。它也可用来看报纸,防止油墨沾染到手上。翻书杖的历史并不十分久远,19世纪是其盛产阶段。 翻书杖的形状通常是扁平的长条状,以便插入书页缝隙中,一般长度在20~40厘米之间,超出40厘米的大型翻书杖较少见。20厘米内作为翻书杖和拆信刀都可,不过拆信刀刃身一般较为细长,刃尖锋利,而翻书杖刃身扁平,刃尖通常为半圆或椭圆形。 西洋各国翻书杖的结构大同小异,概括而言,主要部件为柄和刃。以材质分的话,大概这几类:银柄、天然材质刃,牙刃或玳瑁刃都属于这一类;银柄、玉石类刃,如以玛瑙、碧玉等做刃;柄和刃都为天然材质(或都为玉石),中间以贵金属镶接;通体天然材质(或玉石);通体全银,有时柄上施以珐琅等装饰;其他异形结构:如手柄上带有小折刀、放大镜等功能**物,手柄上镶嵌有金币之类;银以外的其他金属:如青铜或黄铜。 东方(以中国、日本为主)的翻书杖材质则使用牙和竹、木较多。 综合而言,银柄牙刃在西洋最为常见(后来也以赛璐珞仿牙代替真牙),东方反而罕见。以产地论,英国翻书杖的制造和使用最为丰富。 5.描述翻书杖作用的诗句、成语、典故翻书杖顾名思义,即前人用来翻阅书籍的文房雅器,为了防止手上的油脂污损大开本古籍经卷。 它也可用来看报纸,防止油墨沾染到手上。翻书杖的历史并不十分久远,19世纪是其盛产阶段。 翻书杖的形状通常是扁平的长条状,以便插入书页缝隙中,一般长度在20~40厘米之间,超出40厘米的大型翻书杖较少见。20厘米内作为翻书杖和拆信刀都可,不过拆信刀刃身一般较为细长,刃尖锋利,而翻书杖刃身扁平,刃尖通常为半圆或椭圆形。 西洋各国翻书杖的结构大同小异,概括而言,主要部件为柄和刃。以材质分的话,大概这几类:银柄、天然材质刃,牙刃或玳瑁刃都属于这一类;银柄、玉石类刃,如以玛瑙、碧玉等做刃;柄和刃都为天然材质(或都为玉石),中间以贵金属镶接;通体天然材质(或玉石);通体全银,有时柄上施以珐琅等装饰;其他异形结构:如手柄上带有小折刀、放大镜等功能**物,手柄上镶嵌有金币之类;银以外的其他金属:如青铜或黄铜。 东方(以中国、日本为主)的翻书杖材质则使用牙和竹、木较多。 综合而言,银柄牙刃在西洋最为常见(后来也以赛璐珞仿牙代替真牙),东方反而罕见。 以产地论,英国翻书杖的制造和使用最为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