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西风景”的诗句有哪些1,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代:李白《太原早秋》 白话文释义: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出自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白话文释义: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4,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出自唐代:岑参《过燕支寄杜位》 白话文释义: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5,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出自唐代:畅当《登鹳雀楼》 白话文释义: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2.歌颂山西风景的诗句有哪些歌颂山西风景的诗句有 1.《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 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在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4.《水调歌头·元日至人日》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新年叶气,无处人物不熙熙。万岁声从天下,一札恩随春到,光采动天鸡。寿域偏寰海,直过雪山西。 忆曾预,宣玉册,捧金卮。如今万里,魂梦空绕五云飞。想见大庭宫馆,重起三山楼观,双指赭黄衣。此会古无有,何止古来稀。 5.《思蜀》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来从云栈北,行度雪山西。 故事谈金马,遗踪访石犀。 闲情淡於水,豪饮醉如泥。 坏壁尘封遍,何人拂旧题! 3.描写山西风景的诗句山西3首美景诗 作者:福建霞浦一中 林承强 1.壶口瀑布 万里洪涛天下奇,飞珠溅玉吼千狮。 云开石堑白虹起,惠泽神州一卷诗。 注:东濒山西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2.山西乔家大院 双喜临门鹊唱梅,四时如意在开来。 读书积德根基厚,乔氏家风出俊才。 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 3.山西皇城相府 康熙御匾拜先师,书阁琴斋有好诗。 勤俭传家春永驻,午亭院落德为基。 注:山西晋城古建筑群。 4.关于“夸山西风景美”的诗句有哪些1.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2.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唐代:钱起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4.送吴秀才之山西 唐代:朱庆馀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5.长相思 宋代:向滈 桃花堤。柳花堤。芳草桥边花满溪。而今戎马嘶。 千山西。万山西。归雁横云落日低。登楼望欲迷。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 5.描写山西的古诗1、《五台山》——北宋张商英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毒龙池畔云生懆,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河五百余。 译文:巍峨的“五台”台顶直通向神妙的天宇,清凉的奇境恰是我佛师最为惬意的居处。毒龙池畔盘绕着翻卷滚动的祥云,猛虎岩前尘世的俗客踪迹稀疏。 满山的冰雪犹若纯净的白银装点,遍地的香花铺就了锦缎一般的画图。舒展开的僧衣纵然仅止三尺,但却已占尽了无边的风光大好的沃土。 2、《游石壁》——金代郝天挺 绝壁秋容胜, 荒坛冷气清。野僧留客饮, 山鸟罥人鸣。 已极登临兴, 无穷今古情。浩歌一樽酒, 四海共升平。 译文:古寺周遭的绝壁秋色浓浓,荒寞的佛坛却有些冷气清清。备好酒饭的山僧殷勤留客,喧闹的野鸟就在人前人后飞鸣。 登临的兴致已然达到了极点,也迸放了抚今思古不尽的幽情。让我们举起杯来长歌一曲,祝愿那四海的安宁天下太平。 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译文: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5、《过阳泉冯使君墓》——金代元好问 一笛悠然此地闻,住山还忆大冯君。已看引水浇灵药,更约筑亭留野云。 前日褒衣笑皤腹, 今年宿草即荒坟。东邻谁举游岩例, 秋菊寒泉尚可分。 译文:一缕轻柔的笛音就从这里飘入耳中,住进了静寂的道院越发思念大来冯君。早已见识过你引自清泉浇植的灵药,也曾经相约筑一座山亭挽留散淡的闲云。 不久前还调笑宽袍富态大腹便便的你,到今年旧日的草莽竟化作凄凉的荒坟。看东邻是谁人也在比齐隐逸的高士,将秋菊寒泉料理得依然是那样分明。 6.体现山西好风光的诗文山西的: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送裴相公上原 唐•王建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直得渔阳已北愁。 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 圣主分明交暂去,不须高起见京楼。 送狄尚书镇太原 年代:唐 作者:姚合 体裁:五排 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 太原早秋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除夜宿太原寒甚 作者:【于谦】 年代:【明】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欧阳修 地灵草木得余润, 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州自古多豪杰, 战争五代几百年。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蓝天白云映碧水, 锦鳞嬉戏草鱼肥, 更有泳者搏巨浪, 白鸥灰鹳空中飞。 河心绿岛柳丝垂, 岸边国槐枝叶翠, 游人情侣凭栏眺, 尽收美景身心醉 。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心醉汾河古渡边, 残阳如血柳徘徊. 细思晋阳多壮士, 千古留名历代传. 而今冬泳写新史, 傲雪红梅领头前. 莫笑吾辈不灿烂, 国盛家旺自坦然! 原创]七律 我爱汾河景色美 我爱汾河景色美,绿水如荫鱼儿肥。 晚渡残阳水中坠,柳丝随风惹人辉。 冬泳人儿碟姿跃,七亭再造勇士篇。 我辈英豪多壮士,汾河美歌晨光编。 [作者]:元好问 [体裁]:五律 [年代]:元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游天龙山》 〈一〉 为求清净选林泉,高踞青崖避世闲。 无奈禅门香火旺,红尘滚滚绕群山。 〈二〉 松花相簇柳沟深,五月山风透密林。 不是春青留不住,只缘好景要更新。 〈三〉 幽径蜿蜒剪翠开,横崖滞水挂苍苔。 清濯亦爱山泉小,一路潺潺做伴来。 咏太原晋祠难老泉 一湾碧玉泻悬山, 阅历沧桑千万年。 镜面斜侵周柏影, 波光倒映晋祠檐。 张郎塔蕴传奇事, 不系舟藏庄叟玄。 泉畔清游秋气爽, 诗脾酿出境澄鲜。 鹧鸪天-谢山西众友 千里龙城来相会, 美酒佳肴香满堂. 平遥古城惊坐马, 乔家观后不逞强. 同窗友,待客忙. 情意凝在笑眉上. 黄河滚滚东逝水, 难比师兄义深长. 七律.天龙山韵(新韵) 群山环抱舞双龙,万里松涛荡碧峰。 雾绕云飞鹰展翅,风萧泉涌雁击空。 钟灵圣地高观境,聚秀琼阁避暑宫。 五帝三皇开物主,晋阳自古露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