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岑参写雪的诗句(一定要小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⑤.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⑦.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注释[注释] ①判官: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②胡天:指西域的天气.③孤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④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着:穿.⑤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⑥中军:这里指主帅的营帐.⑦辕门:营门.掣(chè):牵引.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赏析赏析[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岑参写雪的诗句(一定要小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④。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⑤。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⑥。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⑦。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注释[注释] ①判官: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 ②胡天:指西域的天气。 ③孤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④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着:穿。 ⑤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⑥中军:这里指主帅的营帐。 ⑦辕门:营门。 掣(chè):牵引。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赏析赏析[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 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 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岑参写雪的诗句(一定要小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④。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⑤。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⑥。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⑦。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判官: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 ②胡天:指西域的天气。 ③孤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④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着:穿。 ⑤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⑥中军:这里指主帅的营帐。 ⑦辕门:营门。掣(chè):牵引。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描写雪花的诗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5.岑参写北方的雪突然降临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2次出塞期间。 此刻,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豪放的笔调,描写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风光,以及边塞兵营送行归京青鸟使的火热局面,体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心,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诚豪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体现的不只仅是岑参和他兄弟武判官的友谊。他描写的是边塞将士团体送行归京青鸟使的大方火热的局面。 “中军置酒”,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仅仅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告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青鸟使举办的盛大宴会。因而,如果说体现了友谊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首要体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患难与共过的战友的友情。 它从一个旁边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联合精力和高昂的斗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消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力一致起来,因而它的基调是活跃达观、高昂发奋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改变为头绪,记叙送行归京青鸟使的进程,文思开阔,布局细致。共分三个有些。 前八句为榜首有些,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秀雪景和感受到的出人意料的奇寒。 友人行将登上归京之途,诗人和将士们天然对气候格外关怀。 昨晚冬风吼叫,气候俄然变冷了,早晨起来一看,发现仲秋时节就下起雪来了。不过,大雪初积,雪还不厚,被风吹折的干草还没有被雪掩盖。 尽管下雪会给归客带来费事,但在这些久经劲风大雪检测的将士眼里,这点风雪算不了什么。充溢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 因而,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里变成一夜怒放的梨花,就象秀丽的春天俄然到来。前面四句首要写风光的奇秀。 “即”、“忽如”等词形象、精确地体现了早晨起来俄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态。通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面目一新,此刻的雪景格外诱人。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野从帐外逐步转入帐内。 风停了,雪不大,因而飞雪好像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好像此刻才意识到,难怪昨晚盖着狐裘还那么冷。 那些起床后着甲引弓的将士也好像在喊:“好冷啊!”诗人选择寓居、睡觉、穿衣、拉弓等平常活动来体现严寒,好像选择早晨观雪体现独特相同是很恰当的。读到这儿,读者也好像觉得寒气袭人,好像感同身受。 尽管气候严寒,但将士却毫无怨言。并且“不得控”,不管气候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掉练习,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阐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仍是全副武装,时间预备战役。 这儿外表写严寒,实践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心里的热,愈加深刻地体现出将士们达观的战役心情。 中心四句为第二有些,描写白日雪景的宏伟雄壮和践行宴会的盛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白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大的方法,竭力描写雪中六合的全体形象,浩大苍莽,威严宏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喜局面,写出大家的达观精力。 日子环境的艰苦,更能阐明将士们歌舞的活跃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榜首有些用“冷”来写“热”;这一有些则是用“愁”来写“欢”,体现方法相同。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翰墨不多,却体现了送行的火热盛大。 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向继续到暮色降临。榜首有些内在的热心,在这儿爆发倾泄出来,到达了欢喜的极点。 最终六句为第三有些,写黄昏送行友人踏上归途。 “纷繁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那水晶通常冻结在空中的艳丽旗号,在白雪中显得非常艳丽。 这旗号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坚贞不屈的形象,正是将士的标志。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彼此烘托,画面生动,颜色明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三令五申,不愿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很平平质朴的言语体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诚豪情,字字逼真,宛转隽永。 这一有些尽管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厚意,但也体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放精力。 全文三个有些构成一个有机全体,就象一首边塞壮歌,时促时缓,波澜起伏,刚柔相济,正是盛唐时代精力的反映。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秀别致的情味。之所以能到达这种艺术作用,一是由于诗人有长时间边塞日子的根底,能精确地掌握边塞风光的特色,写出它的奇处;一起由。 6.描写赞美雪花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雪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唐·吴融《雪》 洒密蔽璇穹,霏霏杳冥穷。 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 四野苍茫际,千山晃朗中。 夜迷三绕鹊,昼断一行鸿。 结片飞琼树,栽花照蕊宫。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高爱危峰积,低愁暖气融。 月交都浩渺,日射更玲珑。 送腊辞寒律,迎春入旧丛。 自怜曾未至,聊复赋元功。 元·黄庚《雪》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唐·李商隐《对 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於柳絮重於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桩。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宋·元德明《春 雪》 几日韶华雪更侵,龙公试手本无心。 寒留整整斜斜态,暖入融融泄泄阴。 著柳直疑香絮重,拥阶何似落花深。 前头桃李应无恙,剩破相如卖赋金。 唐·韩愈《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柳宗元《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聂夷中《雪》 云容四野合,日色敛光华。 一夜寒生骨,满天风散花。 远山银鹤聚,老树玉龙斜。 豫报丰年兆,瓯窭定满家。 唐·钱起《和王员外晴雪早朝》 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鹓鹭行。 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 独看积素凝清禁,已觉轻寒让太阳。 题柱盛名兼绝唱,风流谁继汉田郎。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去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唐·戎昱《韩舍人昼斋残雪》 风卷黄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唐·郑谷《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元·元德明《雪 行》 五更驴背满靴霜,残雪离离草树荒。 身在景中无句写,却教人比孟襄阳。 元·杨万里《霰》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入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