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地的古诗1、寒凝大地发春华 近代 鲁迅 《无题》 2、别藏大地非尘界 宋 张抡 《蝶恋花·莫笑一瓢门户隘》 3、尽□□、山河大地 宋 葛长庚 《贺新郎·俯仰天粘水》 4、普教大地清凉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人间喘汗》 5、尘埃大地如水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 6、掌大地 宋 无名氏 《沁园春·道过江南》 7、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清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8、大地人人具眼 宋 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9、吞吐山河大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0、大地毗同岚起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1、大地山河不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2、更言大地一切众生成正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3、大地承恩泽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4、大地人积压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5、大地一团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6、尽大地人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2.描写大地的诗句1、春姑娘来了,她手携七彩瓶,飘舞于空中,一不小心,绿颜色泼洒了出来,于是,大地到处一片新绿。 嫩绿的小草,浅绿的柳芽,碧绿的菜地,油绿的田野,青翠的竹笋,苍翠的松柏…… 啊,春姑娘,春天的使者,感谢你的不经意,带来了一片新绿,带来了美好希望! 2、我爱这土地 ——艾青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我最爱的一首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耽丁槽股噩噶茶拴偿茎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 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3.描写土地的古诗句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 ——《我爱这土地》赏析 江苏省大丰市(金墩街)新丰二中 黄卫东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抗战初期,是藉土地激发诗人情绪的代表作。 我们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一、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意象即意境。“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中的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我们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 二、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的情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中回荡着忧郁的调子,郁积着深深的忧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 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三、强烈的对比,映射执著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作者在开头留给我们的悬念。 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至此上面的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需要指出,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 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4.求描写山川大地,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的诗句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 湖光山色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4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驻其间。(**《十六字令三首》)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0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1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3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14 独上高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1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5.关于“土地”的古诗词有哪些1、[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白话释义: 水产窟多,农民土地窄。我现在还叹息,禹难道不爱惜?张邈未研究的经过,想看古代遗迹。 我怀疑这苗人顽固,据险而不终战。 2、[唐] 杜甫 《可叹》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后。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白话释义: 使用为羲和天为成功,采用平水土地为厚。王的评论道阻隔江湖,李的丞怀疑旷前后。 死是始终不灭星辰,致君尧舜怎么肯腐朽。 3、[唐] 罗隐 《登夏州城楼》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白话释义: 寒城打猎猎戍旗风,只有在高楼上怅望中。万里山河唐代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过去的事应该问塞鸿。 4、[明] 罗玘 《送周主簿任南城》 连山抱如环,过水萦城脚。 军州自古置,小邑旧附郭。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白话释义: 连山抱着如环,经过水环绕城墙墙脚。 军州自古设置,小城镇旧附郭。老黎恋门第,不满足土地薄。 神泉大体可以酿造,出境配灵丹妙药。 5、[唐] 郑嵎 《津阳门诗》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 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 两逢尧年岂易偶,愿翁颐养丰肤肌。 白话释义: 湟中土地过去湮没,昨天晚上收复无创伤。戎王逃弃青冢,敌人的骑兵向西逃奔空月支。 两逢尧年难道容易偶然,希望老头颐养丰皮肤肌肉。 6.形容最深的情的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