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巫峡的诗句巫峡——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刘禹锡的《杨柳枝》中的句子全文如下: 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巫峡听猿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蒙蒙。 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巫峡 【作者:曹松】 【年代:唐朝\代】 【诗文】: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2.写巫峡的诗句《巫峡》——唐·杨炯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巴东三峡歌》——无名氏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唐·沈佺期小度巫山峡,荆南春欲分。 使君滩上草,神女馆前云。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 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过巫峡》——唐·李频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 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 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巫峡》——唐·陆龟蒙巫峡七百里,巫山十二重。 年年自云雨,环佩竟谁逢?《巫峡》——唐·曹松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蒙蒙。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杨柳枝》——唐·刘禹锡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竹枝》——唐·刘禹锡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唐·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相和歌辞·朝云引》——唐·郎大家宋巴西巫峡指巴东,朝云触石上朝空。巫山巫峡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时起。 一时起,三春暮,若言来,且就阳台路。《宿巴江》——唐·栖蟾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 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巫山》——宋·苏轼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 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 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 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 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 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野老笑吾旁,少年尝屡至。 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 世人喜神怪,论说惊幼稚。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 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 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 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 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洪蒙草树密,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贫贱尔何爱,弃去如脱屣。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唐·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唐·岑参《送周子落第游荆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李郢《中元夜》)自从一别襄王梦,云雨空飞巫峡长。(唐·李群玉《宿巫山庙二首》)。 3.描写巫峡的古诗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郑世翼:"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其余请阅.cn/Announce/Announce2.asp?BoardID=100&ID=672&ac=nxt&rd=459 4.巫峡有怎样的精美诗句赞美它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又称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巫峡峭壁屏列,奇 峰突兀,怪石嶙峋,绵延不断,迂回曲折,景色清幽之极,是三峡中最具观赏 性的一段,犹如一条迂回曲折、美不胜收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三峡中,巫峡居中,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城东的 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官渡口,全长40公里左右。 巴东属段22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西段称金盔银甲峡,东段称铁棺峡。 峡谷幽深曲折, 是由于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最著名的景点是巫山十二峰,分别坐 落于巫峡的南北两岸。 十二峰高耸入云,峡中 云雾轻盈舒卷,千姿百态。 有的似飞马走龙, 有的如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 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 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 巫峡佛光,因而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 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巫峡有很多名胜古迹,如南岸的神女峰下有 大禹授书台,民间传说是神女授大禹书的地方。 在江北岸的仙峰下有孔明碑,上刻“重崖叠嶂巫 峡”六字,相传是诸葛亮所书。除此之外,还有 陆游古洞、神女庙遗址,以及悬崖绝壁上的夔巫 栈道、川鄂边界的边域溪,以及“楚蜀鸿沟”题 刻,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文人墨客的 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 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如若繁星点 点,如卢照邻《巫山高》:“巫山望不极,望望 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 况复远思君。” 戴叔伦《巫山高》:“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李端《鼓吹曲辞•巫山高》:“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是天下云雨之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