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岳飞描写杭州的诗句

1.苏轼,白居易,秋瑾,岳飞关于杭州

岳飞与杭州 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于杭州风波亭,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岳庙。

除此以外岳飞在杭州没有什么事迹。 苏东坡与杭州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宋仁宗景佑三年夏历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6年12月19日(按公历计算是1037年1月8日),苏东坡诞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世家,于公元1101年7月28日因病死于常州,享年66岁,他的灵柩葬在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嵩阳小峨眉山(今河南郏县三苏坟)。苏东坡的原名是苏轼,字子瞻,东坡是后来他在谪居黄州(湖北黄冈)时自己所取的号。

(苏东坡谪居黄州以后,生活很清贫,他的好友马正卿知道后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以供苏东坡进行开垦来增加一些收入,由于这块荒地是在郡城旧营的东面,因此苏东坡将它取名为“东坡”,同时也给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 苏东坡从八岁开始进入小学,先后师从道士张易简、刘微之以及他的父亲苏洵。

二十二岁(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二十六岁(公元1061年)开始步入仕途,他上任的第一站是陕西的凤翔,任签判(宋代官制分为“官”、“职”、“差遣”三种,前两种是虚位,不任实际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

“签判”是“差遣”。签判是“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知府的助理官)。

之后,他的足迹遍及南北十多个城市。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遭贬,尽管这样苏东坡仍然尽自己的力量作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从他任凤翔府判官起,到晚年谪贬儋州时为止,凡是他所为官或居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业绩,而为历代人民所赞扬、歌颂。下面我重点为大家介绍苏东坡在我们杭州任地方官期间所留下的政绩和佳话。

苏东坡一生曾两次到杭州出任地方官。第一次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任通判(知州的助理官),当时苏东坡36岁。

(来杭原因:公元1069年,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由于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于是遭到一些变法人士的诬告和陷害。

苏东坡感到处境困难,想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于是在公元1071年通判杭州)。由于苏东坡是太守的助理官员而不是主要长官,因此他在任期的三年里除了协助太守修治六井、组织捕蝗、赈济灾民以外,作为并不是很大,但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词 。

第二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至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任太守。 期间治理西湖和修筑长堤。

苏东坡在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淤塞的面积就已占了百分之二三十。十五年以后,当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重游西湖的时候,发现西湖淤塞荒芜的面积已占了一半。

他想,如果再过二十年,西湖必将全部被淹没。经过调查踏勘,苏东坡决心整治西湖。

于是,他向哲宗皇帝呈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议。在奏议中他首先指出西湖的严重形势。

其次他从养鱼、蓄水、灌溉、助航、酿酒等五个方面来指出西湖的重要性。在后来得到哲宗皇帝的准奏以后,苏东坡开始动工疏浚西湖。

没想到一开工就出个问题,那就是西湖当时的葑田面积很大,被挖出的淤泥将放在哪里呢?如果把它堆在岸上的话,既费工又费时,后来苏东坡考虑到西湖的南面距离北面有三十里,对他们的来往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将湖底的淤泥和葑草筑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全长2.8公里),这样,既可以去掉淤泥,又能便于交通。 元佑六年,苏东坡的继任知州来到杭州,在堤上题了“苏公堤”碑,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而“苏堤春晓”成为今天的“西湖十景”之一。而“西湖十景”中的另一景“三潭印月”也与苏东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西湖的淤塞,苏东坡把湖面分派给人种菱,并在湖上造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菱和茭白之类的水生植物。后来,这三座小石塔就演变成今天著名的“三潭印月 。

“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苏东坡两次来杭,仁民亲政,建立了卓著的功绩,深得杭州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为了感谢苏东坡为杭州做的好事,百姓们为他建祠立碑,不少人家还挂着他的像。如今,杭州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又把灵隐冷泉亭附近的两座亭子,取苏东坡的“西湖春淙一灵鹫”,“跳波赴壑如奔雷”的诗意而命名为“春淙亭”和“壑雷亭”。

还有两条马路“东坡路”、“学士路”也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命名。 白居易与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老先生的咏杭州的诗篇,一首首都像是妙手一样波动我的心弦"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曾在杭州任三年刺使,其期满离杭之际,百姓前来送别的场面十分感人,他在《别州民》诗中写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临别他仍为百姓的负担过。

2.西湖关于岳飞和于谦的诗句

以下回答摘自西湖梦寻:并不全是诗,也有对联和纪文.

1.岳飞

张景元《岳坟小记》:

岳少保坟祠,祠南向,旧在阛阓。孙中贵为买民居,开道临湖,殊惬大观。

祠右衣冠葬焉。石门华表,形制不巨,雅有古色。

周诗《岳王坟》诗: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马异,涕泪古今同。目断封丘上,苍苍夕照中。

高启《岳王坟》诗: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雾中。

唐顺之《岳王坟》诗: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蔡汝南《岳王墓》诗:

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

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王世贞《岳坟》诗:

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风飒飒动灵祠。

空传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

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

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

徐渭《岳坟》诗:

墓门惨淡碧湖中,丹雘朱扉射水红。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英雄几夜乾坤博,忠孝传家俎豆同。

肠断两宫终朔雪,年年麦饭隔春风。

张岱《岳王坟》诗: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董其昌《岳坟柱对》: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张岱《岳坟柱铭》:

呼天悲铁像,此冤未雪,常闻石马哭昭陵。

拓地饮黄龙,厥志当酬,尚见泥兵湿蒋庙。

2.于谦:

王思任《吊于忠肃祠》诗:

涕割西湖水,于坟望岳坟。孤烟埋碧血,太白黯妖氛。

社稷留还我,头颅掷与君。南城得意骨,何处暮杨闻。

一派笙歌地,千秋寒食朝。白云心浩浩,黄叶泪萧萧。

天柱擎鸿社,人生付鹿蕉。北邙今古讳,几突丽山椒。

张溥《吊于忠肃》诗:

栝柏风严辞月明,至今两袖识书生。

青山魂魄分夷夏,白日须眉见太平。

一死钱塘潮尚怒,孤坟岳渚水同清。

莫言软美人如土,夜夜天河望帝京。

张岱《于少保祠》诗:

平生有力济危川,百二山河去复旋。

宗泽死心援北狩,李纲痛哭止南迁。

渑池立子还无日,社稷呼君别有天。

复辟南宫岂是夺,借公一死取貂蝉。

社稷存亡股掌中,反因罪案见精忠。

以君孤注忧王旦,分我杯羹归太公。

但使庐陵存外邸,自知冕服返桐宫。

属镂赐死非君意,曾道于谦实有功。

杨鹤《于坟华表柱铭》:

赤手挽银河,君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哭英雄。

又《正祠柱铭》: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伤心两地风波。

董其昌《于少保祠柱铭》: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张岱《于少保柱铭》: 宋室无谋,岁输卤数万币,和议既成,安得两宫归朔漠。 汉家斗智,幸分我一杯羹,挟求非计,不劳三寸返新丰。

3.描写杭州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4.杭州出了哪些名人

白居易苏东坡是在杭州任职和岳飞都不是杭州人孙权 三国岳飞 现有岳庙在北山路段桥旁边有个 苏小小墓章太炎 有章太炎纪念馆秋瑾 有秋瑾墓都锦生 都锦生丝绸厂胡雪岩 胡庆余堂夏衍 夏衍故居现代有胡兵白居易 【杂曲歌辞·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戏醉客】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 【赠卢绩】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姚合 【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李中 【送虞道士】 烟霞聚散通三岛,星斗分明在一壶。笑说馀杭沽酒去,蔡家重要会麻姑。

白居易 【桐树馆重题】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杜甫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白居易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白居易 【馀杭形胜】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白居易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白居易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合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白居易 【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白居易 【故衫】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三首】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居易 【奉送三兄】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白居易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

5.杭州出了哪些名人

白居易苏东坡是在杭州任职和岳飞都不是杭州人 孙权 三国 岳飞 现有岳庙在北山路 段桥旁边有个 苏小小墓 章太炎 有章太炎纪念馆 秋瑾 有秋瑾墓 都锦生 都锦生丝绸厂 胡雪岩 胡庆余堂 夏衍 夏衍故居 现代有胡兵 白居易 【杂曲歌辞·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戏醉客】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 【赠卢绩】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姚合 【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李中 【送虞道士】 烟霞聚散通三岛,星斗分明在一壶。笑说馀杭沽酒去,蔡家重要会麻姑。

白居易 【桐树馆重题】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杜甫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白居易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白居易 【馀杭形胜】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白居易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白居易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合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白居易 【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白居易 【故衫】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三首】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居易 【奉送三兄】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白居易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

6.关于描写杭州的古诗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欧阳修《西湖》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长相思》(南宋)林升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苏轼《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7.描写杭州景色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

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 苏东坡是我的偶像,在小时候,哈哈。

//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山园小梅 (林逋·北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 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 --- //当然也要有反面的,这也是我最早到杭州时的想法。

也许正是为此,鲁迅劝阻郁达夫把家搬到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 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 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 风波浩荡足行吟。

他对西湖的口头评语乃是:“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

(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慕才亭,向着西泠桥的这边,悬挂着这副对联。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自马臻开鉴湖,而由汉及唐,得名最早。后至北宋,西湖起而夺之,人皆奔走 西湖,而鉴湖之淡远,自不及西湖之冶艳矣。

至于湘湖则僻处萧然,舟车罕至,故 韵士高人无有齿及之者。 余弟毅孺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

余 不谓然。余以湘湖为处子,目氐?切呱碳凹湮醇拗保欢ك殴胧纾? 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r亵之矣。

人人得而?r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 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 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

故余尝谓: “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 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雪?t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 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鳎窝非绻怃黉颉I钋榱炻裕窃诮馊恕!奔春? 四贤,余亦谓:“乐天之旷达,固不若和靖之静深;邺侯之荒诞,自不若东坡之灵 敏也。 ”其余如贾似道之豪奢,孙东瀛之华赡,虽在西湖数十年,用钱数十万,其 于西湖之性情、西湖之风味,实有未曾梦见者在也。

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t,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鳎恍派毓庵淮酥小?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

8.写几句赞美杭州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

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 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 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 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碧波方圆五公里, 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

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

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元帅的。

9.关于杭州的诗句有哪些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5.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代: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引出怀古思绪。大处落笔突兀笼罩,气势十足。“临堤台榭”,承开头“多佳丽”三字而来,至“四山睛翠”,一气直贯,展开对西湖景致的铺叙。从堤到榭台、楼阁,从荷花到桂子和四山。廖廖几笔,写尽西湖之美。游人如织,歌吹飞扬之景象跃然纸上。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增加大笔濡染的“四山晴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征。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也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在在铺叙之后,词人大笔一挥,引发无数感慨。“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陈德武身历南宋覆亡,这几句无疑是对南宋百余年耻辱历史的沉痛总结。也对“百年”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不思北复故地的极有力的鞭挞。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笔锋陡转,由怀古转入伤今。“天旋时异”概括了南宋被元所灭的沧桑巨变。“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登临形胜,感伤今古”是全篇的文眼,作者登临之时,内心感情汹涌,似将倾泻而出,“发挥英气”因而要词情慷慨,又为下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了余地。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这是面对西湖景物而产生的想法。力士、天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词想借力士,天吴来填水移山。想靠神力把理想变为现实。之后词人再作一设想:“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 军泪!”岳飞精忠报国,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真是神人共愤。愤懑郁积于胸,作者想借外力将其激发出来。表明国虽亡,但爱国之心仍拳拳于胸。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