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古代女子弹琴”的诗句有哪些1、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唐代: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译文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 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2、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译文 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 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 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3、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译文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代: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2.急求古代女子抚琴的语句微微福身,婉婉落座。玉指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券券而来,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韵味 琴声悠扬,如高山,如流水,潺潺铮铮,听者就像在欣赏大自然最美得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扯出水袖,乐曲缓缓奏起,身影流动,风吹仙袂,身子随着节奏舞动,当真是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 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乐曲缓缓激烈,旋转,甩袖,扭腰,下摆,动作一气呵成。乐曲缓缓放慢, 身姿也随着柔软起来,水袖翻飞,抽出五尺余长,弯腰跪地,头朝后仰去,腰肢180度弯起,乐曲结束 3.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一共有以下三句: 1.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解释】当年(琵琶女的)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总是被歌妓们嫉妒。白居易被贬谪后与 客人游江,遇到琵琶女,这句是琵琶女自述身世时的一句。作者通过琵琶女来反映自己的不幸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释】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但是还用抱着的琵琶遮住了半张脸,有比较勉强,不愿见人 之意。用来比喻事情不太明朗或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释】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 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出处】出自唐代李瑞的《听筝》 【原文】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4.古代女子弹琴加唱歌 细腻描写~只见那玉人身着淡粉色华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 薄施粉黛,只增颜色。白里透红,纯肌如花。 头插蝴蝶钗,满头青丝用发带束起垂于脑后,独留一缕青丝顽皮地拂在胸前。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 水葱似的玉指开始在乌黑的古琴上挑摘、剔劈、勾托、抹挑。琴音绕梁,清歌袅袅:“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狄越不仅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看来我是真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