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唐描写牡丹的诗句

1.唐代诗人写(牡丹)的诗揭示了唐人怎样的社会风气

(一)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

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唐代诗人刘禹锡不禁赞誉:“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以后李正封又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好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北宋昭文馆大学士韩瑜的牡丹诗中,又以“国艳”嘉誉牡丹。

由此,自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1959年,**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二)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牡丹花姥紫婿红,富丽堂皇,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

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①,他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著名画家徐渭题墨牡丹诗写道:“五十八年贫贱与,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姻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他也称牡丹为“富贵花”n清代菏泽赵世学写《牡丹富贵说》,他写道;“吾观牡丹一花,谷雨开放,国色无双,有独富焉,群芳圃中孰堪比此艳丽者乎?”“即以牡丹之富贵言之,其富也,富而无骄,非君子而实君子者也;其贵也,贵而不挟,非隐逸实亦隐逸者也”。

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三)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人们喜爱牡丹,还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

在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中,武则天冬日游园,一时兴至,竟下令百花限时开放,百花慑于权势,不得不开,独牡丹没有按时开花,而被武则天下令放火烧之,贬出长安。在《秋翁遇仙记》中,一伙恶奴毁花霸园,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丹花,严惩了暴徒。

牡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倍受称赞,认为她“不特芳资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作为“富贵花”,牡丹并不娇嫩脆弱,她原来生长在莽莽群山中,近代因为森林面积日渐缩小,滥挖药材,以至野牡丹只能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生长。

在黄土高原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她仍然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牡丹之歌》所歌颂的那样,她真正地表现出“把美丽献给人间”,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身上兼而有之。

2.关于牡丹的诗句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3.形容牡丹花的诗句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牡丹芳 -唐 白居易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4.关于牡丹的诗句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5.描写牡丹的诗句

》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 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韦庄《白牡丹》 1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 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范纯仁《牡丹》 1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5、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赏牡丹》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16、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17、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秦中吟·买花》 18、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白居易《牡丹芳》 19、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20、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当春日.——舒元舆《牡丹赋》 21、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牡丹》 22、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牡丹花》 23、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24、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书荔枝谱后》 2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 26、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邵雍《洛阳春吟》 27、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28、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王溥《咏牡丹》 29、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30、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6.唐诗中写牡丹的诗句揭示了唐人怎样的社会风气

(一)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唐代诗人刘禹锡不禁赞誉:“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后李正封又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好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北宋昭文馆大学士韩瑜的牡丹诗中,又以“国艳”嘉誉牡丹.由此,自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1959年,**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二)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牡丹花姥紫婿红,富丽堂皇,从气质上给人以富贵之感.自宋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①,他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从此,牡丹与“富贵”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明著名画家徐渭题墨牡丹诗写道:“五十八年贫贱与,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姻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他也称牡丹为“富贵花”n清代菏泽赵世学写《牡丹富贵说》,他写道;“吾观牡丹一花,谷雨开放,国色无双,有独富焉,群芳圃中孰堪比此艳丽者乎?”“即以牡丹之富贵言之,其富也,富而无骄,非君子而实君子者也;其贵也,贵而不挟,非隐逸实亦隐逸者也”.在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其他花鸟、山石的不同组合,就表现出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寓意. (三)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人们喜爱牡丹,还赋予了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在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中,武则天冬日游园,一时兴至,竟下令百花限时开放,百花慑于权势,不得不开,独牡丹没有按时开花,而被武则天下令放火烧之,贬出长安.在《秋翁遇仙记》中,一伙恶奴毁花霸园,是牡丹仙子及时赶来救活了被毁坏的牡丹花,严惩了暴徒.牡丹不畏权贵和恶势力,倍受称赞,认为她“不特芳资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作为“富贵花”,牡丹并不娇嫩脆弱,她原来生长在莽莽群山中,近代因为森林面积日渐缩小,滥挖药材,以至野牡丹只能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生长.在黄土高原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她仍然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牡丹之歌》所歌颂的那样,她真正地表现出“把美丽献给人间”,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 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身上兼而有之.。

7.关于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诗》 原文: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译文: 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2、唐代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唐代王维《红牡丹》 原文: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5、唐代李商隐《牡丹》 原文: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译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6、北宋王溥《咏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译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8.关于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诗》

原文: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译文:

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2、唐代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唐代王维《红牡丹》

原文: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5、唐代李商隐《牡丹》

原文: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译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6、北宋王溥《咏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译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