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植物发新芽的诗句

1.描写树木嫩芽的诗句有哪些

《鹧鸪天·代人赋》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茶诗》唐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鹤楼》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赞美“春天植物发芽”的诗句有哪些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释义: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释义: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

3.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韩愈

释义: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4.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杜甫

释义:春天暖烘烘的太阳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5.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春雪》韩愈

释义: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杜甫

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3.描写“春天树木发芽”的句子有哪些

1、操场上,远望那棵大树冒出几棵新芽仿佛又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啊!这气魄雄伟的校园的树!你代表的是我们学习的步步高升,校园的锦绣美丽! 2、春天,山楂树上开满了美丽、洁白而又明媚的小花,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娇艳。 3、春天,大地复苏,树木发芽。

柿子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引来很多蜜蜂,嗡嗡的叫着。 4.不知细柳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天也在树枝上,高大挺拔的树木不再穿白棉袄了,春姑娘早已给它们换上了单薄的绿衣裳。

柳树在微风中摆动着长发,尽情舒展自己的腰身…… 6.春天的雷声像一阵阵清脆的闹铃把小草闹醒了,小草推开土被,懒懒的探出它们的绿色小尖头。树木也被闹醒了,它们忽然发现身上多了许多嫩绿的新芽。

树木想:那一定是春姑娘给织上的吧!醒了的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好像在相互比美。 7、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芽,绿得那么清香,那么鲜嫩,那么可爱,它无声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信息.在那甘甜的春雨滋润下,叶芽渐渐长成嫩绿的叶片,叶片绿得像翡绿似的,一阵春风吹过,无数的小叶片动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8、春天来了,美丽的山村像一个装满颜料的调色盆,将各种各样的绿色一下子端到人们面前:碧绿、葱绿、黛绿、豆绿……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是一片片绿得醉人的树林.有四季常青的松柏,高大挺拔的白杨,还有万条丝绦的柳树.有的地方,长着绿色的植物,像铺着碧绿的地毯.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草.小溪蜿蜒在田野里,像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 9、春天的山原中长满了绿得醉人的树林.有四季常青的松柏,高大挺拔的白杨,还有万条丝绦的柳树,那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10、一阵阵春风吹过,“沙沙沙”似在低语,“哗哗哗”像在欢笑.各种林木挺拔高大,绿树成荫,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原打扮得分外妖娆. 11、春天的原野中的泥土夹杂着清新的气味,草叶慢慢地探头,在树根,在灌木丛,在你的脚下,安静地蔓延着不为人知的浅绿,像淡淡的水粉. 12、春天的小树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绿叶,像是唱着一支动听的歌曲. 13、春姑娘来到了山上。

春姑娘的到来为山上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格外得绿,嫩,还有那万紫千红,遍满山野的野花。

最惹人注意的是桃花,白里透红,红里透白,一枝枝,一簇簇,美丽极了! 14.春姑娘到来了,树木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丝线挂在树上。

那嫩绿色的小叶片里,钻出了毛茸茸的柳絮。杨树、梨树、苹果树、桃树……它们都各显身手,点缀着春天的美景。

15.春风吹绿了树木,它们翩翩起舞,感谢春天的到来。春风吹走了严寒,又吹来了暖风,树木在它的吹拂下长出了嫩芽,一阵春雨过后,桃李杏树都开出美丽的花朵,在游客中大展风采,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舞动着枝条互相比美。

16、春天来临,小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皂荚树里。下了几场春雨后,皂荚树长出了许多嫩绿嫩绿的叶子,小鸟们在皂荚树搭了窝,你只要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发现皂荚树上有许多小鸟的窝。

4.描写植物发芽的句子 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用这优美的诗句赞美了原上草的坚强品格和倔强个性。前不久我见报上有人专门赞美路边的小草,有几处描写和议论也颇有造诣,令人深思。

“春刚来的时候,树没有发芽,庄稼没有播种,她就顶破坚硬的土层从土地中冒出来,一颗颗、一簇簇、一片片,尽管人们的脚经常从她的头上踏过,车轮也时常从她的头上辗过,更没有人浇水施肥,可她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不休止地生长着。”

“乍暖还寒的日子,她最先亮出绿色的旗帜为人报春。”

“我最偏爱童年时代家乡路边扎根于黄土中的小草,她们以纯真的生命色彩,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启迪和鼓舞。”

赏析

这几处直接描写小草的句子,朴实而又真切,即写出了小草的个性特点,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这篇文中还有一处直接抒情的段落也很有特点。

“其实,凡是给人们以温馨、以慰籍的人,不都是这路边的小草吗?筑路工人披荆斩棘,逢山开路,没有他们就没有路,可是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养路工人终年餐风饮露,劳作不息,没有他们就没有完整的路,可是他们却总是默默无闻;清洁工人为了众人洁宁愿自己脏,没有他们就没有干净的路,可是他们却从不见经传……”

首先是联想得自然合理,从路边的小草想起了和路有关的劳动者,然后通过筑路工人的鲜为人知、养路工人的默默无闻、清洁工人的不见经传的准确定位与并列描写,表达了作者在赞美小草的同时,更赞美了象小草一样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5.春天绿树发新芽诗句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2.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3.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4.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5.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9.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10.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春天树木的诗句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2.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3.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4.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6.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7.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8.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9.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10.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11.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1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1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14.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6.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17.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1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1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0.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2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6.描写树木嫩芽的诗句 古今中外都可以 谢谢大家了

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鹧鸪天 代人赋》

嫩芽香且灵。 郑愚 《茶诗》

苍爪嫩芽开露茗。 陆游 《幽居述事》

茶应发嫩芽。 谷倪子 《栖霞寺》

玉缆纤纤布嫩芽。 释妙伦 《偈颂二十二首》

枪旗富嫩芽。 喻良能 《桐汭》

山木青青吐嫩芽。 张嵲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

嫩芽初见绿蒙茸。 张镃 《煎白云茶二首》

荷叶瓯深称嫩芽。 周必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