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松花江的诗句有哪些《松花江》诗: 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 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 《长白山》诗: 龙形蟠犬野,云气撼沧溟。 水泻双流白,天开万古青。 松花江 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北源为嫩江。松花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k㎡的河流有86条、在松花江上游,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支流有3条;在嫩江,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支流有8条;在松花江干流,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支流有6条 2.描写结冰的诗句1、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2、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译文: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3、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译文: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尽管如此寒冷,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你的心又像什么呢? 4、宋代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译文: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微红的酒晕,如艳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5、宋代欧阳修《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译文: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3.描写松花江的句子《松花江》诗:إإ 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 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 这首诗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东巡到吉林时所作。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松花江的自然美,江水清清,浪花“叠锦”,采帆风轻,“苍岩翠壁”,日耀晶晶,描写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祖先发祥地山水的热爱之情。此诗结尾两句:“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暗寓着自己开创一番大业的心胸。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水叠锦绣毂明。彩帆画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墙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混同江》: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部余石雄风在,地是金源霸业开。欲问鱼头高宴处,萧条遗堞暮潮哀。 此诗描写了奔流千里逝入东海的松花江和黑龙江(人们称松、黑二江汇合后为混同江),并以其流过的广阔地域为背景,反映了松辽大地上所发生的历史变革。诗中写了“北庭”、“东极”、肃慎的“石缬”、金源的霸业,辽帝的“头鱼宴”,联想到阿骨打反辽称帝,阅尽历史兴亡的“遗堞”,诗人不禁感慨万端。 长白山》诗: 龙形蟠犬野,云气撼沧溟。 水泻双流白,天开万古青。 礼亲王永恩,字惠周,号兰亭主人,所作《松花江》和《望长白山》等,堪为反映东北风光的好诗。《望长白山》云: 白山高,云深人莫至。树色郁青苍,兴王肇基始。闻说山之巅,潺潺玉池水。源出混同江,松花更流此。深山四川拥,鸭绿派仍此。脉分泰山背,跨连苍海趾。灵显天造区,扶舆气仲美。望望不可攀,三江水。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沈阳人,康熙六十年进士,著有《庆芝堂诗集》 一夕西风起大荒,萧条景物别殊方。 三韩戍北征鸿急,五国城南塞草黄。 华表不归丁令鹤,闾山空寄管宁床。 几声羌笛连云发,杳杳哀音断客肠。 兴王将相奋雄图,此外曾经裂虎符。 江走乌龙穿紫塞,山开长白障留都。 遐方貂贝归朝觐,盛世恩膏及朽枯。 大地重熙歌乐土,故乡风景忆西湖。 此二首诗用简练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东北大地的历史变迁。在他看来,东北大地虽荒疏萧条,却是一些历史变化的见证。诗中联想到金囚禁宋徽钦二帝的五国城(今依兰县),想到辽东丁令威的成仙,想到汉代来到辽东的管宁,便意会到了历史的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东北也曾是帝王将相大展宏图的地方,松辽之长白山乃龙兴之地,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怀念自己的家乡。 羊裘坐冷千山雪。射雕儿,红翎欲坠,马蹄初热。斜鵱紫貂双纤手,罢银筝凄绝。弹不尽,英雄泪血。莽莽晴天方过雁,漫掀髯,又见冰花裂。浑河水,助悲咽。 4.描写松花江景色的句子1、南国的酷热汗淋淋,情不自禁地想起松花江,江风习习,垂柳依依,晨光送我一身清凉。 一江锦缎,舞动白帆,绿荫江畔长廊。草坪染绿了我的遐想,广场上的白鸽翩跹我的思念翱翔,蓝天白云飘逸我的爱,馥郁的丛丛紫丁香。 2、三九天,松花江上纷纷飘起白色的冰排,犹如一叶方舟在大海上行驶.大约在11月中旬,天气骤然下降,下起了白色的雪花,它们飘落到江面上,结冻成大个的冰晶,将一块块大个的冰排连接串,犹如百艘战舰。 3、每年夏天的松花江,两岸花红柳绿,垂柳丝丝,就像少女在梳理长发;花儿笑盈盈的,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 4、松花江的江水清澈见底,经阳光一照,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令人目眩。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追逐着,嬉闹着,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5、春天,松花江两岸,积雪刚刚融化,只有几朵小花开放,风一吹,点点头,好像在微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小草从地里钻出小脑袋,他们给江边增添了一份新绿。 6、夏天,两岸百花盛开,给松花江穿上五彩缤纷的衣裳,花仙子们面向松花江,她们好像在向江姑娘打招呼!她们一天比一天美丽,仿佛十分珍惜她们短暂的生命。 7、松花江是多么美丽,白净净的,色彩虽朴素,却会让你感到眼前一亮。走近她的身边,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像一轴翠绿的长幅画卷,像一面流动的镜子,像一条巨大的长龙,像是一双母亲的温暖的手,爱抚着吉林大地。 8、秋天的松花江畔,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金黄色,一片片落叶像小船一样飘落在江面上,给松花江披上了金装。 9、松花江是一条母亲河,两岸有肥沃的土地,数不清的大豆、高梁,还有丰富的森林矿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0、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轮红日倒映在缓缓流淌的江水中,波光粼粼。 对岸太阳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掩映着粉墙红瓦,风景如画。 11、松花江的两岸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像闪烁的宝石熠熠生辉。 江上的缆车、江里的游船以及上下游雄伟的松花江大桥都在灯光映衬下增添了鲜艳色彩,耀眼夺目,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12、早晨,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江面上,像闪烁着碎金子似的,又像千万条小金鱼在游动。 江岸上的绿树、人影,天上的白云,飞翔的小鸟,还有那乘风破浪的游艇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13、傍晚,夕阳的余晖撒向江面,江水好像是由无数条金色的彩带组成的,微风徐来,那无数条金色的彩带,发出耀眼的光芒,江水仿佛是一位正在跳舞的少女,她那金色的头发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着。 14、秋天带着一身金黄,悄悄地来到了人间,秋风把树叶吹黄了,树叶随着秋风飘到了江面上,像一只小船在水中漂荡,真美。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观赏松花江的风景最美。 15、夏天,松花江畔,远远望去,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轻轻的风,微微的浪。江畔边最多的树是柳树了,柳树垂着自己的柳枝,照射在湖面上,好像小女孩照着镜子在梳理自己的辫子呢。 树边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 5.描写松花江景色的句子1、南国的酷热汗淋淋,情不自禁地想起松花江,江风习习,垂柳依依,晨光送我一身清凉。一江锦缎,舞动白帆,绿荫江畔长廊。草坪染绿了我的遐想,广场上的白鸽翩跹我的思念翱翔,蓝天白云飘逸我的爱,馥郁的丛丛紫丁香。 2、三九天,松花江上纷纷飘起白色的冰排,犹如一叶方舟在大海上行驶.大约在11月中旬,天气骤然下降,下起了白色的雪花,它们飘落到江面上,结冻成大个的冰晶,将一块块大个的冰排连接串,犹如百艘战舰。 3、每年夏天的松花江,两岸花红柳绿,垂柳丝丝,就像少女在梳理长发;花儿笑盈盈的,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 4、松花江的江水清澈见底,经阳光一照,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令人目眩。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追逐着,嬉闹着,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5、春天,松花江两岸,积雪刚刚融化,只有几朵小花开放,风一吹,点点头,好像在微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小草从地里钻出小脑袋,他们给江边增添了一份新绿。 6、夏天,两岸百花盛开,给松花江穿上五彩缤纷的衣裳,花仙子们面向松花江,她们好像在向江姑娘打招呼!她们一天比一天美丽,仿佛十分珍惜她们短暂的生命。 7、松花江是多么美丽,白净净的,色彩虽朴素,却会让你感到眼前一亮。走近她的身边,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像一轴翠绿的长幅画卷,像一面流动的镜子,像一条巨大的长龙,像是一双母亲的温暖的手,爱抚着吉林大地。 8、秋天的松花江畔,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金黄色,一片片落叶像小船一样飘落在江面上,给松花江披上了金装。 9、松花江是一条母亲河,两岸有肥沃的土地,数不清的大豆、高梁,还有丰富的森林矿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0、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轮红日倒映在缓缓流淌的江水中,波光粼粼。对岸太阳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掩映着粉墙红瓦,风景如画。 11、松花江的两岸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像闪烁的宝石熠熠生辉。江上的缆车、江里的游船以及上下游雄伟的松花江大桥都在灯光映衬下增添了鲜艳色彩,耀眼夺目,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12、早晨,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在江面上,像闪烁着碎金子似的,又像千万条小金鱼在游动。江岸上的绿树、人影,天上的白云,飞翔的小鸟,还有那乘风破浪的游艇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13、傍晚,夕阳的余晖撒向江面,江水好像是由无数条金色的彩带组成的,微风徐来,那无数条金色的彩带,发出耀眼的光芒,江水仿佛是一位正在跳舞的少女,她那金色的头发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着。 14、秋天带着一身金黄,悄悄地来到了人间,秋风把树叶吹黄了,树叶随着秋风飘到了江面上,像一只小船在水中漂荡,真美。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观赏松花江的风景最美。 15、夏天,松花江畔,远远望去,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轻轻的风,微微的浪。江畔边最多的树是柳树了,柳树垂着自己的柳枝,照射在湖面上,好像小女孩照着镜子在梳理自己的辫子呢。树边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 6.描写松花江的句子《松花江》诗:إإ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 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这首诗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东巡到吉林时所作。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松花江的自然美,江水清清,浪花“叠锦”,采帆风轻,“苍岩翠壁”,日耀晶晶,描写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祖先发祥地山水的热爱之情。此诗结尾两句:“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暗寓着自己开创一番大业的心胸。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水叠锦绣毂明。彩帆画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墙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混同江》: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部余石雄风在,地是金源霸业开。 欲问鱼头高宴处,萧条遗堞暮潮哀。此诗描写了奔流千里逝入东海的松花江和黑龙江(人们称松、黑二江汇合后为混同江),并以其流过的广阔地域为背景,反映了松辽大地上所发生的历史变革。 诗中写了“北庭”、“东极”、肃慎的“石缬”、金源的霸业,辽帝的“头鱼宴”,联想到阿骨打反辽称帝,阅尽历史兴亡的“遗堞”,诗人不禁感慨万端。长白山》诗:龙形蟠犬野,云气撼沧溟。 水泻双流白,天开万古青。礼亲王永恩,字惠周,号兰亭主人,所作《松花江》和《望长白山》等,堪为反映东北风光的好诗。 《望长白山》云:白山高,云深人莫至。树色郁青苍,兴王肇基始。 闻说山之巅,潺潺玉池水。源出混同江,松花更流此。 深山四川拥,鸭绿派仍此。脉分泰山背,跨连苍海趾。 灵显天造区,扶舆气仲美。望望不可攀,三江水。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沈阳人,康熙六十年进士,著有《庆芝堂诗集》一夕西风起大荒,萧条景物别殊方。三韩戍北征鸿急,五国城南塞草黄。 华表不归丁令鹤,闾山空寄管宁床。几声羌笛连云发,杳杳哀音断客肠。 兴王将相奋雄图,此外曾经裂虎符。江走乌龙穿紫塞,山开长白障留都。 遐方貂贝归朝觐,盛世恩膏及朽枯。大地重熙歌乐土,故乡风景忆西湖。 此二首诗用简练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东北大地的历史变迁。在他看来,东北大地虽荒疏萧条,却是一些历史变化的见证。 诗中联想到金囚禁宋徽钦二帝的五国城(今依兰县),想到辽东丁令威的成仙,想到汉代来到辽东的管宁,便意会到了历史的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东北也曾是帝王将相大展宏图的地方,松辽之长白山乃龙兴之地,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怀念自己的家乡。 羊裘坐冷千山雪。射雕儿,红翎欲坠,马蹄初热。 斜鵱紫貂双纤手,罢银筝凄绝。弹不尽,英雄泪血。 莽莽晴天方过雁,漫掀髯,又见冰花裂。浑河水,助悲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