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衍都有哪些诗词文艺贡献 博学多才 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 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史著作 在学术上,梁武帝以经学、史学的研究为卓著。在经学方面,梁武帝草书 [4]他曾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他对此书颇为自负,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 可惜,此书到宋朝时即已失传,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佛学造诣 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 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诗文才华 梁武帝的诗赋文才,也有过人之处。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4~公梁武帝与达摩祖师 元493年),诗坛创作风气大盛,很多文人学士都聚集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周围,各逞其能,施展他们的诗歌创作才华。 在这些文人学士中,比较著名的有八位,如谢眺、沈约、任眆、范云等人,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萧衍也是“竟陵八友”中的一位。 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建梁称帝后,他素性不减,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 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 梁武帝现存诗歌有80多首,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悟道诗、宴游赠答诗、咏物诗。 梁武帝的言情诗集中在新乐府辞中,又称拟乐府诗,数量几乎占了其全部诗作的一半。乐府是古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 据学者研究,至迟在周代便设有乐官,称为大司乐,以乐府为音乐官署的名称,则始于秦。到了汉代,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职。 汉武帝时,乐府的性质和规模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那时,乐府除制作乐章、训练乐工之外,还广泛采集民间歌谣配乐演唱。 凡由乐府机构制作和采集的歌辞,以及文人以乐府题写作的诗,后世皆称为“乐府诗”或“乐府”。其中,民歌是乐府诗中最有生气的部分。 魏晋时,乐府停止了采集民歌的工作,当时的乐府诗也出现了日趋雅化的倾向。到了南朝,江南新异风格的民歌再次受到了上层社会的重视,通过乐府机构的采集、演唱,对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江南民歌言情的题材、内容,及其纤弱绮丽的风格特点,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声色的爱好,因而被广泛模拟创作。 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 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 前者产生于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 和乐府民歌一样,萧衍的乐府拟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为咏唱对象。 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的情态,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如“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驱乃无依。”(《子夜四时歌。 冬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襄阳蹋铜蹄歌》)等。郑振铎先生认为,“萧衍新乐府辞最为娇艳可爱”。 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梁武帝的七言诗。 梁武帝有十余首乐府诗是用七言歌行的体裁写的,如《河中之水歌》、《江南弄》、《东飞伯劳歌》等。其中以《东飞伯劳歌》最为著名:“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法艳照里闾。南窗北牗挂明光,幄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七言体诗歌的创作始于魏文帝曹丕,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此后,宋、齐时鲍照、汤惠林、释宝月等人也间有此类作品问世,但影响不大。 到了梁武帝,七言诗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丕的《燕歌行》虽然是开山之作,但全诗逐句押韵,未免显得单调,缺乏婉转咏叹的情趣。 梁武帝的七言体诗平、仄韵互换,抑扬起伏,颇具独创性。其后,仿效者四起,其子萧纲(梁简文帝)、。 2.梁武帝萧衍都有哪些诗词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前者产生于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 和乐府民歌一样,萧衍的乐府拟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为咏唱对象。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的情态,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如“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驱乃无依。”(《子夜四时歌。冬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襄阳蹋铜蹄歌》)等。郑振铎先生认为,“萧衍新乐府辞最为娇艳可爱”。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 3.萧衍都有哪些诗词赐谢览王暕诗 双文既后进。二少实名家。岂伊尔栋隆。信乃俱国华。 赐张率诗 东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余虽惭古昔。得人今为盛。 戏题刘孺手板诗 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送始安王方略入关 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 觉意诗赐江革 唯当勤精进。自强行胜修。岂可作底突。如彼必死囚。 答萧琛诗 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联句诗 倾城非人美。千载难重逢。虽怀轩中意。愧无鬓发容。 清暑殿効柏梁体 居中负扆寄缨{糹叐}。言惭辐凑政无术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窃侍两宫惭枢密。清通简要臣岂汩。出入帷扆滥荣秩。复道龙楼歌楙实。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谬参和鼎讲画一。鼎味参和臣多匮。 4.梁无帝萧衍都有哪些诗词梁武帝(502─549),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南朝梁皇帝。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书法。 齐时,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在位(502-549)其间,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雅馆、士林馆等。 梁武帝深通佛学,常大兴寺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常在那里讲经。大同二年(公元547年)接受东魏大将侯景归降。 次年,侯景叛乱,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萧衍被拘禁而卒。死后诸子争立,梁朝瓦解。 [南北·萧衍]贻柳惔诗 [南北·萧衍]边戍诗 [南北·萧衍]咏舞诗 [南北·萧衍]咏烛诗 [南北·萧衍]咏笔诗 [南北·萧衍]咏笛诗 [南北·萧衍]邯郸歌 [南北·萧衍]团扇歌 [南北·萧衍]碧玉歌 [南北·萧衍]上声歌 [南北·萧衍]杨叛儿 [南北·萧衍]上云乐 方丈曲 [南北·萧衍]联句诗 [南北·萧衍]赐谢览王暕诗 [南北·萧衍]赐张率诗 [南北·萧衍]戏题刘孺手板诗 [南北·萧衍]子夜歌 一 [南北·萧衍]子夜歌 二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春歌 一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春歌 二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春歌 三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春歌 四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夏歌 二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三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夏歌 四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一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秋歌 二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三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冬歌 一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冬歌 二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冬歌 三 [南北·萧衍]子夜四时歌 冬歌 四 [南北·萧衍]欢闻歌 一 [南北·萧衍]欢闻歌 二 [南北·萧衍]襄阳蹋蹄歌 一 [南北·萧衍]襄阳蹋蹄歌 二 [南北·萧衍]襄阳蹋蹄歌 三 [南北·萧衍]白纻辞 一 [南北·萧衍]白纻辞 二 [南北·萧衍]上云乐 金丹曲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二 [南北·萧衍]送始安王方略入关 [南北·萧衍]觉意诗赐江革 [南北·萧衍]答萧琛诗 [唐·周昙]六朝门齐废帝东昏侯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五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六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七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八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九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十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十一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十二 [南北·萧衍]宴诗 [南北·萧衍]首夏泛天池诗 [南北·萧衍]游仙诗 [南北·萧衍]和太子忏悔诗 [南北·萧衍]十喻诗 幻诗 [南北·萧衍]十喻诗 灵空诗 [南北·萧衍]十喻诗 梦诗 [南北·萧衍]古意诗 一 [南北·萧衍]古意诗 二 [南北·萧衍]织妇诗 [南北·萧衍]紫兰始萌诗 [南北·萧衍]芳树 [南北·萧衍]有所思 [南北·萧衍]临高台 [南北·萧衍]雍台 [南北·萧衍]江南弄 江南弄 [南北·萧衍]江南弄 龙笛曲 [南北·萧衍]江南弄 采莲曲 [南北·萧衍]江南弄 凤笙曲 [南北·萧衍]江南弄 采菱曲 [南北·萧衍]江南弄 游女曲 [南北·萧衍]江南弄 朝云曲 [南北·萧衍]上云乐 桐柏曲 [南北·萧衍]上云乐 方诸曲 [南北·萧衍]上云乐 玉龟曲 [南北·萧衍]上云乐 金陵曲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一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三 [南北·萧衍]赠逸民诗 四 [南北·萧衍]五字叠韵诗 [南北·萧衍]东飞伯劳歌 [南北·萧衍]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 [南北·萧衍]天安寺疏圃堂诗 [南北·萧衍]登北顾楼诗 [南北·萧衍]十喻诗 如炎诗 [南北·萧衍]十喻诗 干闼婆诗 [南北·萧衍]戏作诗 [南北·萧衍]七夕诗 [南北·萧衍]拟青青河畔草 [南北·萧衍]阊阖篇 [南北·萧衍]莫愁歌 [清·乾隆]梁武帝 [南北·萧衍]藉田诗 [南北·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南北·萧衍]代苏属国妇诗 [南北·萧衍]拟明月照高楼 [南北·萧衍]河中之水歌 [南北·萧衍]上云乐 凤台曲 [南北·萧衍]清暑殿効柏梁体 [南北·萧衍]直石头诗 [南北·萧衍]会三教诗 [南北·萧衍]捣衣诗 [南北·萧衍]长安有狭邪行。 5.梁武帝萧衍都有哪些诗词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 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 前者产生于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 和乐府民歌一样,萧衍的乐府拟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为咏唱对象。 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的情态,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如“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驱乃无依。”(《子夜四时歌。 冬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襄阳蹋铜蹄歌》)等。郑振铎先生认为,“萧衍新乐府辞最为娇艳可爱”。 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 6.梁武帝的诗有哪些边戎诗 秋月出中天,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各怀离别思。 △咏烛 堂中绮罗人,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为君照参差。 △咏笔 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 春心傥未写,为君照情筵。 △咏笛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皇。 △咏舞 腕弱复低举,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方与心期共。 △连句诗 倾城非人美,千载难重逢。 虽怀轩中意,愧无鬓发容。 △春歌三首 阶上歌入怀,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情来不可限。¤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朱日光素冰,黄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共道阳春月。 △夏歌四首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蹰。¤ 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 虽欲持自新,复恐不甘口。¤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 君住马已疲,妾去蚕欲饥。 △秋歌四首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情怀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七彩紫金柱,九华白玉梁。 但歌云不去,含吐有馀香。¤ 吹蒲未可停,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 镜上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子夜歌二首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罗。 巧笑 两犀,美目扬双蛾。 △上声歌一首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 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欢闻歌二首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 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 南有相思木,含情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团扇歌一首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碧玉歌一首 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 碧玉奉金杯,绿酒助花色。 △襄阳白铜 歌三首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龙马紫金鞍,翠 毛白玉羁。 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