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形容文艺范具体如下: 文艺女青年的标准硬件,至少有三:女的(这是硬件中最刚性的);岁数不大(鉴于化妆技术的出神入化,和现代社交规范中女士年纪为顶级隐私的律条,该硬件有相当弹性,从18到48,一切皆有可能);相貌不恶(这是一条萝卜白菜式的标准,关键点在该女士的自我感觉——一般来讲,她都自信是美女,最不济,也是气质美女)。 相对于硬件,软件总是更复杂的。这个软件,就是所谓“文艺气质”了。 举个例子,大观园的平均文化水平,不是一般的高。最命苦的小妾香菱,学诗成痴,张口能诵;最世俗的管家奶奶凤姐,参与联句,脱口就是一句“一夜北风紧”,应时对景,平实大气。 但是,香菱和凤姐都算不上文艺女青年,她们身上的气质属性不对。就是博学如宝钗,也不能归入女文青的队伍。 文不文艺,不取决于你是不是读过些诗词歌赋、有一点文字功底,和学识、素养也不完全呈正相关。据说,奶茶刘若英是有文艺气质的,博客女王徐静蕾是有文艺气质的。 我要是说,《红楼梦》里,黛玉有文艺气质,妙玉有文艺气质,估计也没人反对。这个文艺气质,基本上能意会,但言传就有点儿难。 如果不用气质这种玄虚的词的话,它应该是这样一些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惯的总成:凤姐文艺不起来,倒不全是因为她识字有限,是上上下下等着她操心的事太多,她实在没空文艺。探春能诗,且雅擅书法,宝钗更是才高学富的全能型选手,但她们的气质中都欠了一点儿“飘”,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飘逸、飘忽、轻飘或者其他和飘有关的词组。 总之,文艺女青年中鲜见撸胳膊挽袖子的务实派。虽然文艺女青年通常很乐意自承是美女、才女、精英女,可不是所有的后者,都跟前者重叠。 宝姐姐、三妹妹都太“人间”了。文艺女青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粪土金钱富贵的不多,爱慕豪宅美饰的不少,但最好别让她们自己动手,远离烟火灶台,米贵油贱,才有文艺的空闲和心情。 文艺生活渗透文艺女青年的日常起居,是她们生活的重中之重、核心内容,并且贯穿始终。时不常地写写字、谈谈诗,对音乐、戏剧、绘画等一切艺术门类都作投入的姿态,当然务求是这些艺术门类中特别小众的、或曰先锋的那些。 云遮雾罩一点没关系,要是大家都懂、都喜欢,那叫“通俗”,不叫“文艺”,多没品呀。大观园提供了一切物质条件,所以红楼诸女的文艺生活是比较丰富的。 谈诗、听曲、悟道,感时抒怀,搞搞创作,这些典型文艺女青年行为,红楼十二钗里的多数,都试过。以她们的花样年华、青春少艾,在大观园这样一个诗意的栖居地,不多多少少熏染点文艺倾向,才奇怪。 就像老人家贾母,也是很有些文艺范儿的,她讲究“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听音乐要铺排在亭子上,“借着水音”听。宝钗跟宝玉大谈“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时,也很像一女文青的路数。 但她们都还不能算正宗文艺女,因为文艺顶多算她们生活和情趣的一部分,比例有限,不够分量,不够核心。说黛玉、妙玉的文艺气质更浓郁,也是基于她们旁骛较少,空闲较多,万事不费神,伤春悲秋起来更专心。 文艺女青年是圈子文化的一部分。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文艺着,没有观众,没有唱和,会大扫女文青的文艺兴致,进一步大伤她们的文艺质量。 你见过哪个文艺女青年,是不属于某个圈子或者正在努力攀爬、奋不顾身地要挤进某个圈子的?文艺感觉需要交流、促动和激发,切磋文艺体验,探讨文艺理论。女文青和圈子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 大观园也是在起了诗社之后才进入创作的高峰期和诗歌的繁荣期的。和文艺男青年(含部分有了一些文艺成就和地位的中老年)的彼此欣赏,相互推重,诗酒酬唱,宴饮欢聚,也成为文艺女青年文艺生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 宝玉虽然是大观园诗社中的绝对配角,诗歌评比经常忝陪末座,但若没了这片绿叶,诗社只怕也寂寥不少。文艺女青年和异性的关系,是比较受关注的。 刘若英的真实性向与恨嫁、徐静蕾的男友更迭与婚否,始终是文艺圈内外的话题。一个比较恶毒的说法是,她们“对于男人的兴趣远远超出男人的想象”、“内心充满对男人的需求和向往”。 这当然是来自自我感觉良好的文艺男性的歪曲。隐藏在这种“恶攻”中接近事实本相的情况是,文艺女青年只向往爱情,不向往婚姻。 婚姻的对象单一,限定性强,爱情或者类似于爱情感觉的暧昧,可能性无限丰富。在相对年轻的时候,不婚状态是文艺女青年的标准配置。 可实在上了年纪,有勇气当高龄剩女的女文青也不多。折衷的办法,是婚了也当自己没婚,从不在人前提及老公和孩子,坚持以单身形象出没文艺江湖。 大观园中最具女文青潜质的林妹妹,就是折在了这一条上。她竟然认定宝玉,想厮守终生。 过于专情,生死相许,而且搞得尽人皆知,太实了,大失“飘”的意味。这让黛玉的女文青范儿大打折扣。 更恶毒的攻击,是说文艺女青年容易跟男人上床。高鹗估计就信这个,所以他会安排大观园另一位女文青妙玉,抑制不住绮思旖念,走火入魔,坠入风尘。 《红楼梦》里的多姑娘也容易跟男人上床,但多姑娘和文艺就一点儿不搭界。这种说法可以理解的一层意思,大约是指文艺女青年对传统。 2.形容文艺青年的成语形容文艺青年的成语有:文质彬彬、翩翩少年 、才貌双全、白面书生、玉树临风、逸群之才等。 文艺青年,顾名思义就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 文艺青年,不仅仅是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她们是传统和现代交融下的新一代,他们热爱文字,欣赏艺术,珍视当下,仰望未来;用自己热爱的方式生活,不妥协,不将就;他们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不论文化高低,时刻保持着对新知识的渴求;他们善良,正义,传递阳光,笑傲时代。 文艺青年,没有一个标准或准确的定义,它是开源的,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形容文艺青年的词白面书生 拼音: bái miàn shū shēng 简拼: bmss 解释: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 《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初生之犊 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解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翩翩少年 拼音: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简拼: ppsn 解释: 指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