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箜篌惊艳的诗句

1.描写箜篌的诗句

箜篌(kōng hóu)是中国汉族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古代,除了用于宫廷雅乐之外,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但是在十四世纪后期,箜篌逐渐不再流行,以至于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现在,我们只能在一些古老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箜篌了。

而“箜篌”在古诗中出现的次数有很多,例如: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王昌龄《箜篌引》中的“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引用”箜篌“二字的古诗词有很多,例如: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唐·卢仝《楼上女儿曲》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唐·王维《偶然作六首·其五》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唐·吴象之《阳春歌》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唐·李商隐《代赠》

"细雨斜风寂寞秋,黄花压鬓替人羞。归舟云树负箜篌。 "宋·洪咨夔《浣溪沙》

“花下钿箜篌。尊前白雪讴。记怀中、朱李曾投。”元·张翥《唐多令》等等。

2.关于箜篌的诗句

唐·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王昌龄 箜篌引“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唐·卢仝 楼上女儿曲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

唐·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其五“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唐·张说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

唐·崔国辅 古意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

唐·吴象之 阳春歌“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

唐·施肩吾 效古词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唐·施肩吾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其二 “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

唐·岑参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翱习之“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

唐·李商隐 拟意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唐·李商隐 代赠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细雨斜风寂寞秋,黄花压鬓替人羞。归舟云树负箜篌。 "

宋·汪元量 忆秦娥 "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

宋·史达祖 过龙门·春愁 "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

宋·陈允平 南歌子“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元·张翥 唐多令“花下钿箜篌。尊前白雪讴。记怀中、朱李曾投。”

3.描写箜篌的诗句

《箜篌引》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

使臣书之得已不?《箜篌》年代: 唐 作者: 张祜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乱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嗥。

向月轻轮甲,迎风重纫条。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

《箜篌引》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植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箜篌谣》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年代: 唐 作者: 杨巨源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4.关于箜篌的诗句

唐·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王昌龄 箜篌引“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唐·卢仝 楼上女儿曲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唐·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其五“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唐·张说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唐·崔国辅 古意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唐·吴象之 阳春歌“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唐·施肩吾 效古词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唐·施肩吾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其二 “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唐·岑参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翱习之“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唐·李商隐 拟意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唐·李商隐 代赠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细雨斜风寂寞秋,黄花压鬓替人羞。

归舟云树负箜篌。 "宋·汪元量 忆秦娥 "当年出塞拥貂裘。

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

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宋·史达祖 过龙门·春愁 "醉月小红楼。

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

"'宋·陈允平 南歌子“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 元·张翥 唐多令“花下钿箜篌。尊前白雪讴。

记怀中、朱李曾投。”。

5.有关箜篌的诗词

《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唐·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王昌龄 箜篌引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唐·卢仝 楼上女儿曲 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

唐·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其五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

唐·张说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 唐·崔国辅 古意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唐·吴象之 阳春歌 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唐·施肩吾 效古词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唐·施肩吾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其二 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 唐·岑参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唐·孟郊 送李翱习之 独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谣。 唐·李商隐 拟意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唐·李商隐 代赠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宋·洪咨夔 浣溪沙 细雨斜风寂寞秋,黄花压鬓替人羞。

归舟云树负箜篌。 宋·汪元量 忆秦娥 当年出塞拥貂裘。

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

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宋·史达祖 过龙门·春愁 醉月小红楼。

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

宋·陈允平 南歌子 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元·张翥 唐多令 花下钿箜篌。尊前白雪讴。

记怀中、朱李曾投。

6.求“箜篌”所出现的诗词

1,《古意》唐代:崔国辅

原文: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白话文释义:从空中流泻而下的月光,皎洁如霜雪,将堆满金黄落叶的台阶映照得异常光亮,好象经人清扫过一样。闺人却放下窗帘去弹箜篌,这是因为她不忍 再看到这美好秋月的缘故。

2,《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白话文释义:清冷的花香浸透红桥上,多情人的旧梦,风停雨歇,一地残落的桃花润染着如水的月色,城楼上笳声隐隐传来,帘栊问燕子静静地栖息。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等不到再能弹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伤。青春匆匆逝去。一缕苦涩的荼烟钻透碧纱。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3,《公无渡河》唐代:李白

原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白话文释义: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大禹也为治理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

在治水的日子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勤劳为公。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虽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风沙的祸患。古时有一个狂夫,他披头散发大清早便冲出门去,要徒步渡河。

别人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后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猛虎虽可缚,大河却不可渡,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尸首随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齿如山的长鲸所吞食。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来了。

4,《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原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白话文释义: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5,《阳春歌》唐代:吴象之

原文:帘低晓露湿,帘卷莺声急。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涩。

白话文释义:低卷窗帘看到它被早晨的露水沾湿了,卷起帘来惊动了黄莺于是它急忙飞过。想要起来弹一把箜篌,却如同凝固了一般只留下琴弦涩涩的声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