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女子豆蔻年华的绝美诗句豆蔻之年,这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中有“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 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2.描写豆蔻的诗句《鹧鸪天 寄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 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 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赠别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3.描写“豆蔻”的诗句有哪些1.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解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代杜牧《赠别二首》 解释: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3.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解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4.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解释: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5.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清代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解释: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 6.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宋代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解释: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 4.豆蔻年华的诗词有哪些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品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五代词人李珣《南乡子·归路近》“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 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词中用豆蔻表达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李珣乃南方人士,而且是草药学家,理应该对豆蔻比较熟知,他所言的豆蔻,花朵下垂,也很有可能是艳山姜。因此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在不少后世诗人的眼里便是艳山姜。 5.有哪些关于青葱岁月、豆蔻年华的诗词或华丽词藻的句子青葱岁月的初初相遇 豆蔻年华的擦身而去 世上纠缠不休的人们 指间如丝如缕的想念 脚下苟延残喘的爱情 爱情的出现犹如飞蛾的扑火 毫无预兆却又势在必行 掬手轻捧起的岁月 记忆大片大片剥落 曾经的爱情如今的你 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你~还会记得我吗 记得那个青涩的时光 我曾经那么那么的爱你 悠长的疼痛让我几乎忘记了 还有一辈子的时光可以消耗 曾经的曾经,我们曾经那么天真的相爱在一起 如今的如今你我如今这般无奈的擦身离去 显贵的人把爱情放在手背上 贫穷的人们把爱情放在手心上 有一本[豆蔻年华]的书 6.表示年龄的诗句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