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少年说愁的诗句

1.【找一首古诗词,形容少年不知愁的是说年少的时候不知道愁滋味,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2.描写愁的(诗句)

1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

2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5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莺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6 沉饮聊自谴,放歌破愁绝。——杜甫

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8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杨万里

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张继

10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杜甫

11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1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13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问。

14 紫艳半开蓠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

1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16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薛莹

17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18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19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

20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21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煜

3.古往今来关于写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唐五代-温庭筠《梦江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唐五代-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五代-李煜《虞美人》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李商隐《无题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