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女子不愿别离却不得不走的古诗词千古绝唱——陆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 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 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 2.要表达离别情绪的诗句送兄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 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真挚。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 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 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国千里,满天的阴云使白日显得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雁在分飞的雪花里朝南方飞去。不要忧愁前面路上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前两句写的北国风光,所绘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则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当年荆轲在这里告别燕太子丹入秦刺杀秦王,临行时,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死去,但这里的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 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那种伤感情绪不同,诗人对古代壮士的追怀,似乎在激励友人也要学习荆轲去干一番事业。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分别的时候,分明是多情的,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无情。 别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成。宴席上的蜡烛好像也理解我们的惜别之心,替我们垂泪点点滴滴一直到天明。 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那难舍难分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3.用什么诗句形容“不愿敞开心扉”1、《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闲却春情。——宋代:范成大 2、《钗头凤·世情薄》-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宋代:苏轼 5、《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代:李贺 4.描写离别情绪的诗句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影渐不见声渐无,情思却被天涯阻。 3、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风萧萧兮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暮霭纷纷。 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5.表示很友好不肯分别的诗句离别的诗句 1、莫道 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 , 下扬州。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 悠悠 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 昨夜微霜初渡河。 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7、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 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水深千尺,不及 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 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 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参考资料: ?si=1 6.表示不愿分离的成语依依不舍yī yī bù shě [释义]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语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 依;不能写作“倚”。 [近义] 依依惜别 恋恋不舍 留连不舍 [反义] 一刀两断 [用法] 用于友人、情人的送别不忍离开。含褒义。一般作定语、状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7.表达与亲人离别内心非常哀愁凄凉的诗句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7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卢纶《送李端》) 12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3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5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 1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哀愁的诗句请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