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两个人遭遇经历相同的诗句

1.形容两个人关系好,达到彼此身同感受的诗句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 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 夜春风。唐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 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 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 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知音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无形的 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 寻味。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 陵》)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 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 地。

9.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 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 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 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送别》) 11.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 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描写“两人相遇”的古诗句有哪些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____陈寿《隆中对》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____杜甫《端午日赐衣》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____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____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____王逊《西夏重阳》投我以桃,报之以李。____佚名《抑》。

3.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明代)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

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赏析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

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东阳马生序

4.形容"两个人命运相同"的词有哪些

同病相怜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释义 比喻有同样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近义词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反义词 同床异梦、幸灾乐祸出处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相关释义 【解释】:怜:怜悯,同情。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示例】:~,缀河上之悲曲。 ◎南朝梁·刘璠《广绝交论》 【俗语】:泥佛劝土佛 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楚平王是出了名的昏君。

他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要把太子建治罪。太子建听说楚平王要处死他,赶忙带着家眷逃走了。

于是楚平王迁怒于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当时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在外地。楚平王要赶尽杀绝,又哄骗伍奢叫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奢不知是计,写信叫他的两个儿子回来。

伍尚得到信,就真的回到楚国都城,结果和伍奢一起被杀害了,而伍员没有回去,从楚国逃走了。 伍员就是伍子胥,他后来逃到了吴国,得到了吴国公子光的信任, 并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

公子光即位以后,就是吴王阖闾,他重用伍子胥,让他掌管军国大事。 过了几年,楚国的另一个大臣郤宛也被奸臣陷害,全家都被处死。

他有一个亲戚,名叫伯嚭,他是郤宛从小抚养大的,对郤宛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郤宛被杀以后,伯嚭也逃了出来,他听说伍子背在吴国受到歌用,便去投奔伍子胥。

伯嚭到了吴国,找到伍子胥。伍子胥听说他的遭遇和自己相似,十 分同情,就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马上向吴王阖闾推荐。

有人见伍子胥对伯嚭这么热心,就问他:"伯嚭刚到这里,他的为人到底怎样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一见面就这样信任他呢? " 伍子胥说:"这是因为他和我有相同的冤仇。俗话说得好,有相同的病的人要相互怜悯,有相同的忧患的人要相互救助。

他和我的遭遇相同,我当然要帮助他。" 吴王阖闾看在伍子胥的面上,就收留了伯嚭,还封他做了太宰。

近义词: 患难与共( 注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患难之交( 注释: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生死之交( 注释:同生共死的交谊。) 同病相怜( 注释:怜:怜悯,同情。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甘共苦( 注释:甘:甜。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同舟共济( 注释:舟:船;济:渡,过洒。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 刎颈之交( 注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息息相关( 注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息相通( 注释: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依为命( 注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休戚与共( 注释: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5.形容遇到和自己经历一样的人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形容遇到和自己经历一样的人的四字词语有: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毫无二致、一成不变、毫发不爽、千篇一律、一模二样、求同存异、如同一口。

一模一样:(yī mú yī yàng)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如出一辙:(rú chū yī zhé )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大同小异:(dà tóng xiǎo yì)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毫无二致:(háo wú èr zhì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

指完全一样。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 )成:制定,形成。

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求同存异:(qiú tóng cún yì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

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如同一口:(rú chū yī kǒu)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

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