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竹子的诗句大全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关于竹子的古诗。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关于竹子的古诗。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谢谢 2.描写竹子的经典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____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____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____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____欧阳修《戏答元珍》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____范成大《喜晴》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____王维《山居即事》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____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王维《竹里馆》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以上供参考。 3.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一、由于描绘竹子的古诗非常多,只能选取部分,具体如下:1、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3、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4、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5、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6、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7、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8、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9、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10、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简介(节选):1、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作者: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 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译文:我生性放诞不羁,喜欢文雅,陶醉于自然的生活。因而酷爱喝酒,并且喜欢风竹。 只要居住,一定有竹林和泉水相伴。赏析:李泰伯曰:公在梓州,怀思草堂而作是诗。 全诗通过了从草堂景物的描写,以及高境意的的描述。显现了诗人傲岸的情怀。 超然物外的心境。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3、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作者: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4.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王维《竹里馆》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__吴均《山中杂诗》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____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____郑谷《鹧鸪》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____阎选《河传·秋雨》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____孟郊《苦寒吟》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____李峤《风》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____刘道著《湘江秋晓》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____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____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____曹组《卜算子·兰》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____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____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____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__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____王维《山居即事》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____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____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____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____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____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____高骈《对雪》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____戎昱《桂州腊夜》 5.赞美竹子的诗句大全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6.关于竹子的诗句(要有哲理的),出自.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7.关于竹子的诗句(要有哲理的),出自.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