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1、《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唐代:卢纶 2、《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唐代:杜牧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代:岑参 4、《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唐代:韦庄 5、《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唐代:赵嘏 2.形容长安城的诗句 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写长安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牧《长安秋望》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3、唐代白居易《长安春》 原文: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东门的杨柳下垂着,样子软弱无力,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衰黄之色。 东街的的酒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眼都是春光,满腹都是春愁,岂能轻易销得? 4、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原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译文: 长安纵横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患。玉辇奔驰。金鞭络绎。出入于公主的府第,往来于王侯贵族之家。 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游丝飘绕着绿树,一群啼叫的娇鸟催开了百花。 游蜂戏蝶在千门万户前飞舞流连,碧树成荫,楼台掩映。复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欢花形;双阙高耸,殿宇相连,阙上都雕着凤凰形的饰物。 5、北宋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原文: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我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 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 3.描写“长安”的诗词有哪些1、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注释 ⑴秋望:在秋天远望。 ⑵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⑶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⑷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⑸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 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 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注释 ①江总,南朝陈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4、题长安壁主人 唐代: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译文 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注释 ①世人:指世俗之人。 ②纵令:纵然,即使。 ③然诺:许诺。然:答应,信守。 ④悠悠:平淡隔膜、庸俗不堪的样子。 ⑤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5、长安春 唐代: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译文 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金黄色。 东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腹愁苦还是消不了。 6、长安秋夜 唐代:李德裕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译文 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事深夜才归。 千家万户此时已经寂然入梦,月光下露水清莹点湿了朝衣。 注释 ⑴宫:一作“官”。戎机:军事机宜。指作战的状况。戎,战争。《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⑵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金銮: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此指皇帝处理国事的大殿。 4.有哪些关于长安的诗句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 翻译: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翻译: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翻译: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4、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唐代张籍《沙堤行·呈裴相公》 长安城中专为丞相和枢密重臣从私邸前往宫中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早上即使刮风也不会尘土飞扬,即使下雨也不会有污泥。 5、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唐代李商隐《滞雨》 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5.关于长安的诗句与长安有关的诗句: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6.关于赞美长安美景的诗句有哪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忆昔》简介:题目虽曰忆昔,其实是讽今。 第一首忆昔讲的是唐肃宗的信任宦官李辅国和宠惧张良娣,致使纲纪坏而国政乱,目的在于警戒唐代宗不要走肃宗的老道;第二首忆的是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应致力于安国兴邦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原文:其一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其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译文:其一 当年肃宗即位灵武,收复关中,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东胡安庆绪奔走河北死守邺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庆绪于邺城,既降又叛反复无常并复陷东京洛阳早是意料之中的事。 肃宗整日诚惶诚恐多方讨好信任关中小人李辅国,宠惧后宫张良娣,致使纲纪坏而国政乱,以致今日代宗仍在劳心焦思肃清朝纲。当年我自己官为拾遗时。 在皇帝左右,又拾遗职掌供奉扈从,代宗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势不可挡。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害,夺郭子仪兵柄,使岐雍一带兵力单薄,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 致使吐蕃入侵两京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狈就道,鞋子都来不及穿跟随代宗逃往陕州。何时才能出现傅介子这样勇猛的人物来湔雪国耻啊,只要国家能灭寇中兴,我个人做不做尚书郎倒没关系。 其二 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 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 宫中天子奏响祭祀天地的乐曲,一派太平祥和。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友善,关系融洽,百馀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 国家昌盛,政治清明。谁知安史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要卖万贯钱。 洛阳的宫殿被焚烧殆尽,吐蕃也攻陷长安,盘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后收复两京。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旧事,怕他们又从安禄山陷两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 小臣我愚钝无所能,承蒙当初朝廷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职给我。希望当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复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兴那样恢复江山社稷,我在江汉流经的巴蜀地区也会激动涕零的。 赏析:题目虽说是《忆昔》,其实是讽今之作。第一首回忆的是唐肃宗的信任宦官和惧怕老婆,目的作于警戒代宗不要走他父亲的老道;第二首回忆的是唐玄宗是开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 第一首上段九句,下段八句。上段九句感伤肃宗之失德。 当时肃宗起兵灵武,收复西京长安,率回纥兵讨安庆绪,凡是肃宗认为是有才能的都以任用,便任用了李辅国。但宠幸张良娣,对于政事自然就很少有时间去管了。 所以中兴之业,是仍处于停滞阶段的。“后不乐”,状其骄傲放纵。 “上为忙”,状其畏缩恐惧。这分明写出了惧内意。 王洙曰:“拨乱,内平张后之难。补四方,外能经营河北也。” 下段八句感伤代宗不能振起。代宗初为元帅,出兵整肃,到了程元振带兵时,使郭子仪束手留京,吐蕃入侵,而肃宗再次外逃,一时边境无法安定下来,所以愿能有像傅介子这样的人物,杜甫意在湔雪国耻。 “老儒”句,作者自叹不能为国靖乱而尸位素餐。第二首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 上段十二句追思开元盛世。当时国盛民富,盗乱息止人民安定,政治通和清明,民风淳厚,礼仪等方面也秩序井然,胜于贞观之治。 这里便是惜唐明皇疏于政事,所以又极盛转至衰败。下段十句悲痛乱离而思盼兴复。 自开元至作此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绢万钱,无复齐纨鲁缟矣。 田流血,无复室家仓廪矣。东洛烧焚,西京狐兔,道路尽为豺狼,宫中不奏云门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乱后景象,是不忍直视的。所以作者在此概叹,中兴事业只能期望于后世之君了。 虽然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但第二首诗中所描述的人丁兴旺、和平环境、丰衣足食,却也是劳动人民所祈望的。因而杜甫的政治理想对广大人民是有利的。 诗人素来就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境界,“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身处乱世。 7.描写唐朝长安繁华的诗词文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8.谁能帮帮我写首描写古代长安的诗,小弟不胜感激唐代的孟郊在《登科后》一诗中这样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古代文人一旦科举登第,命运立即改变,从此平步青云。是呀,长安登科,文人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于实处,自然是春风拂面、惬意自得。平日里那些因为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的京都景致,如今都变得分外迷人、妩媚妖娆。在这样情况下,那兴奋之情必然要充分宣泄,脑袋里自然也会滋生出一日尽览长安所有繁花似锦之处的雅兴。这两句诗成功地塑造出了潇洒得意几近颠狂的书生形象。而诗句中提到的繁花似锦之处——长安,即为今陕西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和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一样,是一个古老的都市。不过,与别的古都相比,西安又有了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一是她建都时间最早;二是建都朝代最多,共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三是建都年代最长,达到1062年,而北京才600多年;四是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达到百万人口、最早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都市。与此同时,西安又和雅典、开罗、罗马、伊斯坦布尔齐名,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古都之一。 西安实在是太老了,从历史的烟云中一路走来,她的身上笼罩着太多的传说。如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登西安东郊的骊山烽火台,乱点烽火以戏诸侯,最终酿成亡国之祸,只留下“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典故。西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让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市井习俗、诗歌词赋,很轻易地就从千百年前跳将出来,成为迎面而来的风景。你瞧,一生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尘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东面的临潼区境内。而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躺在北面去国际机场的路边那汉阳陵里的皇帝佬儿干的。或许,在暮鼓晨钟里,你还能够依稀看到从西天归来的唐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译经习佛……西安是一个角角落落都充满神秘的城市。 如今的西安,云集了40多所高等院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西安的高校不但学科齐全,而且科研水平也较高;不但基础学科雄厚,而且高精尖前沿学科也非常突出。西安高等院校的学科遍及工、农、医、文、理、法、哲学、经济、历史等领域,与此同时,还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教授队伍。普遍来说,西安高校的工科优势明显,机械、电子、冶金、建筑、轻工、纺织、航空、石油、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等老专业基础雄厚,闻名全国。同时,西安高校还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新学科和专业,如文物技术、航天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西安高等院校普遍为部、委所属老牌院校,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 求学于西安,与求学于北京和上海等繁华、时尚的城市不同,相比之下,你能够感受到的,或许更多的只是朴实和端庄、稳重与大度。就院校分布而言,西安的高等院校多数都集中在南郊、西郊和东郊。南郊著名的学校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医学院)、长安大学(小寨校区)、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等。西郊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等。东郊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因为这些院校相对集中,西安的公交公司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教育专线,穿梭来往于各大高校之间。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西安许多高校已经在更南郊修建了第二校区,并已投入使用。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求学于西安,或许更关心的是学习、生活、学费等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