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有哪些描写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景的诗句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2.杜甫有哪些描写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景的诗句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描写春色宜人,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诗句有哪些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朱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天净沙·春》白朴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春雪》韩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杜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 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 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 鉴赏: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的确很“好”。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 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 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 “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 “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 4.桃红柳绿的诗句《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 ——唐·张南史 闲园柳绿井桃红,野径荒墟左右通。 <========== 清迥独连江水北,芳菲更似洛城东。 时看雨歇人归岫,每觉潮来树起风。 闻道金门堪避世,何须身与海鸥同。 《春暮》 ——宋·向敏中 恨别春归酒满杯,残芳缭绕旧亭台。 不甘淑景随风便,刚被炎光继日催。 弱柳绿浓还易合,夭桃红尽更难开。 <========== 明年复与君相约,重道阳和早到来。 《汤泉应制》 ——清·纳兰性德 六龙初驻浴蓝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润逼仙桃红自舞,醉酣人柳绿犹眠。 <========== 吹成暖律回燕谷,散作薰风入舜弦。 最是垂衣深圣德,不须词笔颂甘泉。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唐·赵冬曦 爽垲三秦地,芳华二月初。 酺承奠璧罢,宴是合钱馀。 柳翠垂堪结,桃红卷欲舒。 <=========== 从容会鹓鹭,延曼戏龙鱼。 喜气流云物,欢声浃里闾。 圣恩将报厚,请述记言书。 《咏春色》 ——唐·杨衡 霭霭复蒙蒙,非雾满晴空。 密添宫柳翠,暗泄路桃红。 <=========== 萦丝光乍失,缘隙影才通。 夕迷鸳枕上,朝漫绮弦中。 促驷驰香陌,劳莺转艳丛。 可怜肠断望,并在洛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