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描写病的诗句

1.杜甫的诗杜甫描写自己生活贫困的诗句(除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3 玉华宫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客 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为钓钩.多病所需为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2.形容疾病的古诗词有哪些

1.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译: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2.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宋代: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译: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3.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唐代:柳宗元《咏三良》

译: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4.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译: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5.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李清照《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译: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6.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病逢病军人》

译:军人在行军途中经常患病,住宿时又没有粮食吃。在万里归乡的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未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7.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李煜《病中感怀》

译:我的憔悴这几年来更加深重了,萧条的情景又加重了自己内心的感伤。连吹来的风都威严地侵寒我病中的身体,下雨的声响也如同在叹息愁肠。夜晚的鼎只是用来给我煎药,早晨起来,看到我的须发半白如霜。我的前世今生究竟又是什么命运呢?有谁能替我去问无所不知的空王佛呢?

8.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唐代: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译: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9.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唐代:杜甫《病马》

译: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10.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译: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3.描写“疾病”的古诗词有哪些

1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宋代)

2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宋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3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唐 卢纶《逢病军人》

4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唐 李煜《病中感怀》

5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唐 孟浩然《晚春卧病寄张八》

6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唐 杜甫《老病》

4.描写得了重病痛苦的诗句有哪些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出自唐代:杜甫《登高》

白话文释义: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白话文释义:病后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3,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出自唐代:卢纶《逢病军人》

白话文释义:军人在行军途中经常患病,住宿时又没有粮食吃。在万里归乡的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未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4,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出自唐代:李煜《病中感怀》

白话文释义: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5,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白话文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5.杜甫的描写农民凄苦处境的诗句

shí háo lì 石 壕 吏 táng · dù fǔ 唐 · 杜 甫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暮 投 石 壕 村 ,有 吏 夜 捉 人 。

老 翁 逾 墙 走 ,老 妇 出 门 看 。 lì hū yī hé nù , fù tí yī hé kǔ ! 吏呼一 何 怒 ,妇 啼 一 何 苦 ! tīng fù qián zhì cí :sān nán yè chéng shù . yī nán fù shū zhì ,èr nán xīn zhàn sǐ . 听 妇 前 致 词 : 三 男 邺 城 戍 。

一 男 附 书 至 ,二 男 新 战 死 。 cún zhě qiě tōu shēng ,sǐ zhě cháng yǐ yǐ ! shì zhōng gèng wú rén ,wéi yǒu rǔ xià sūn . 存 者 且 偷 生 ,死 者 长 已 矣 !室 中 更 无 人 ,唯 有 乳 下 孙 。

yǒu sūn mǔ wèi qù ,chū rù wú wán qún . lǎo yù lì suī shuāi ,qǐng cóng lì yè guī . 有 孙 母 未 去 ,出 入 无 完 裙 。老 妪 力 虽 衰 , 请 从 吏 夜 归 。

jí yìng hé yáng yì ,yóu dé bèi chén chuī . 急 应 河 阳 役 ,犹 得 备 晨 炊 。 yè jiǔ yǔ shēng jué ,rú wén qì yōu yè. tiān míng dēng qián tú ,dú yǔ lǎo wēng bié . 夜 久 语 声 绝 ,如 闻 泣 幽 咽 。

天 明 登 前 途 ,独 与 老 翁 别。

6.杜甫晚年得了哪些病,病的名字和依据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的许多优秀诗篇,翔实记录了我国唐代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体弱多病。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44岁时才谋得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职。他笔下的诗歌中,有大量记述自己贫病交加生活的描写:“卖药都市,寄食友朋”,那些向朋友乞食求施的句子,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正因为生活所需和同病魔作抗争,杜甫与医药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与诗书画被唐玄宗称为“三绝”的广文馆博士、写出《胡本草》的药学家郑虔交情甚厚。

剑南节度使严武在给杜甫的诗中也说:“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诗人采药、种药、制药、卖药,不仅以药物来祛病,而且还作为居家生活的经济来源。

“种药抗衰病,吟诗解叹嗟”。他还常常为诗朋文友开方治病,“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便是杜甫亦文亦医生活的另一侧面。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杜甫三十多岁即患了风痹症。长期的流亡和水上漂泊的舟居生涯,使他的疾病不断加重,四肢麻木疼痛。

关节难屈。到了晚年,“老妻问坐痹,**问头风”,使诗人倍尝风寒湿三气杂而致疾、痛着不舒,行走不便的痛苦。

他的诗作中,有诸多的关于自己患风痹病的描写。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居住时,杜甫写了一首《驱竖子摘苍耳》的诗:“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苍耳有发汗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杜甫让儿子采来,蒸熟后服食以治疗风痹之疾。

与杜甫同时代的医学家孙思邈将苍耳收入《千金要方食疗》一书。由于苍耳有小毒,诗人还记述了解毒的炮制方法:“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后来,从医书中得知乌鸡有补虚养血、除风湿麻木的功用,杜甫便筑栏养鸡,写下了“愈风恃乌鸡,秋卵方漫吃”的诗句。但是,由于长年四处漂泊的生活,风餐露宿营养不良,使杜甫的风痹症一直缠绵不愈,以致晚年“缓步仍须竹杖扶”,给诗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公元751年,杜甫滞居长安,病卧客舍。当时长安阴雨连绵,积水生鱼,青苔连榻,蚊虫叮咬,他不幸又染上了疟疾。

友人王倚见杜甫形容瘦削,体力不支,忙馈美馔以解饥救病。杜甫后来写诗酬谢,叙述了自己的病况说:“疟疬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八年之后,他在给诗人高适的诗中也写道:“三年犹病疟,一鬼不消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诗人寥寥数语,便将疟疾的发病症状准确地记录下来。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后期多伴有贫血和脾肿大。

从杜诗中的描写来分析,诗圣患得是隔日而发的“间日疟”。 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言及他向朋友乞食求馔的句子,这除了生计穷困以外,是因为诗圣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

杜甫在给文学家元结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长卿是西汉时大词赋家司马相如的字,他也是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这样一位大诗人,为疾病所困,饮食生活又得不到保障,加上糖尿病的原因,多食而不得,经常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中,这就不难理解诗人笔下惨然呈现的饥饿感了。

尽管如此,杜甫仍以“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的胸怀,时时关心人民的饥寒交迫,企望天子们给百姓一个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如心肌梗死、高血压、肺结核、白内障、失聪、失明等。

杜甫晚年的诗歌中,屡屡言及自己的肺病:如“肺病久衰翁”、“高秋疏肺气”、“衰年肺病惟高枕”等,说明他已患了肺结核。56岁时他便失聪,《耳聋》诗中说:“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日聋。”

另外,从他在临终前一年写的“右臂偏枯关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 ,以及记叙金篦刮眼等诗句来分析,都说明杜甫因糖尿病已并发了白内障、耳聋、中风、偏枯、足痿等症。 关于杜甫的死因,史书和今人有多种说法,其中“牛肉白酒说”最为人知。

说诗人是吃了耒阳聂县令馈赠的牛肉白酒中毒而死。根据杜甫本人的诗与其子孙处理先人死葬经过的记叙,杜甫其实是在湘江的一条船上病逝的。

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病卧舟中,同时患有风痹、糖尿病、疟疾、肺病等等。诗圣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杜甫临死前,曾写了一首三十六韵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的绝笔诗。诗中叙述了他飘泊的一生,以及重病缠身的痛苦和爱国忧民的深情。

诗中结尾有“葛洪尸定解”句,便可证明。据《晋书》载:晋代医家葛洪死后,尸身轻重若无,时人称他“尸解得仙”。

杜甫以葛洪尸解自喻,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牛肉白酒只是一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而已。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的诗一直有“诗史”之誉。从医药学和文献学的角度说,他的叙述自己患病的诗句,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诗体的“病历”,这既是诗圣的病史记录,同时又是医药学史的补证资料,反映了唐代中国传统医药学实在的史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